新型城市化催生机构创新 城市福利覆盖来穗人员

29.01.2014  13:04

越来越多的出租屋推行物业式管理,租户要刷居住证才能进出。记者莫伟浓 摄

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申请领取广东省居住证。 资料图片

番禺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志愿者给来穗人员的子女辅导功课。 记者黎旭阳 摄

广州成立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 全面提升来穗人员服务管理水平

在流动人口结构、诉求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资源有效融合的服务管理体制,在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和市长陈建华的亲自倡导下,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并设置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负责统筹全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以更好促进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各项决策的组织落实。

这也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成果。记者获悉,在全国中心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此为先行创新之举。

28日,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首任局长陈绍康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全市的来穗人员,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新型城市化催生机构创新

陈绍康介绍,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强基层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说明了党中央把流动人口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对流动人口工作进行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改进服务中加强管理,构建实有人口一体化服务管理格局。”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设立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非常必要。

他介绍,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来穗人员还将不断增多,社会服务管理形势将更加严峻。新型城市化发展系列政策文件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来穗人员与出租屋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工作。因而,设立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是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的需要。

城市福利覆盖来穗人员

广州市来穗人员“家底”如何?陈绍康说,近10年来,广州来穗人员总量逐年增加。广州市流动人员信息系统登记在册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广州市登记在册的来穗人员有686.68万人、出租屋419.12万套。

相关服务管理理念和措施也不断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得到强化。目前,广州建立了166个街(镇)流动人员和出租屋管理服务中心和1029个社区(村)服务站,拥有万人管理员队伍。

更重要的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广州制定实施来穗人员积分制入户办法,多渠道解决来穗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将在本市各类学校全日制就读的来穗人员子女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将非广州市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还将来穗人员纳入救助范围。

城市福利”也正覆盖来穗人员。如为来穗人员结核病人提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11种疫苗;符合条件的来穗人员即可领取养老金;推广在出租屋密集、来穗人员超过2000名的社区或雇用超过200名来穗人员的厂企设立服务站,为来穗人员免费提供就业、房屋租赁、计生、文娱等服务项目。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