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白》被称“戏说历史” 张大春:有史料支撑
近日,知名作家张大春的小说《大唐李白·少年游》出版,在收获好评的同时,其关于李白的一些解读亦引发不少争论,这部作品更被冠以“戏说历史”的说法。22日,张大春接受记者专访特别对此作出回应。他谈到,李白因诗歌名世,但他的一生却并未被充分了解,因此,他希望能够以另外的角度切入,将自己了解到的李白呈现在大家面前。而自己的作品中虽有推测成分,亦均有史料支撑。
写李白因其引领唐代诗歌多样性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曾创作过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有流传。但在张大春看来,世人因诗歌“知道”李白,而他的一生却不为公众充分了解,并且,由于种种原因,显存有关李白的资料亦有相互矛盾之处。因此他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把他自己了解到的李白呈现在大家面前。
“就现有材料来说,李白自己的叙述就存在一些矛盾。”张大春举例,李白曾在五十六七岁时参与唐朝永王近乎叛变性质的阵营,因此当时多数人对他均持有“国人皆可杀”的态度,这也使得李白生平的某一部分变得“暧昧”。
“再有,李白的诗风,和唐朝当时以近体格律为主流的诗歌创作方式很不同。”张大春说,李白的很多作品均属干谒酬赠之作,表面上似为逢迎拍马之作,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不应该仅凭此便论定李白“没骨气”。
“李白这些诗歌的赠送对象,不只是达官显贵,亦有身份卑微之人。”张大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白的酬赠诗实际上扩大了社会阶层中那种中层官僚题赠活动的范围:只要他能交往到的,均一律视之,“在这个时代的运作之下,李白引领了诗的多样性,这就是我选择写李白的动机。”在张大春看来,从这个角度切入,才能把“大唐”跟“李白”联系起来。
同时张大春告诉记者,虽身为著名诗人,但李白却从未提出自己的文学主张,纯粹把写诗当成一种“表现”,“就好像常常有人问我,你是为了什么而写作。我只能回答,我就是单纯的写作,不会干别的。”
李白24岁出游并非因“杀人负案”
据史料记载,李白曾于大匡山读书,在24岁那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此前曾有报道称,张大春曾表示李白少年出游因为杀人出去躲避。提及此事,张大春笑言,在他看来李白离家另有原因,自己亦从未说过其出游为“负案在逃”。
“按照唐朝当时严格的法制,李白不太可能‘手刃数人’,即使他曾伤人,这与他出游也没有直接关系。”张大春说,当时寺庙经济昌盛,开元前期曾有规定,僧尼之属可拥有限定数额内的财产。但当时的部分僧人为了留住更多的财富,会拜托可信的熟人私下处理这些钱。而李白的父亲李客,便是受托人之一。
“因此我大胆猜测,可能当时与李客合作的一个僧人突然死去,寺院需要查财产,大家都熟知李客与该僧人的交往,因此李白离家的时候或许因为受父命,将这笔钱带出去。”
张大春笑称,李白可能不是很喜欢做这样的事情,认为这笔钱来路不正,又不可能告发父亲,因此后来自己表示曾在在扬州一年之内以30万钱接济天下寒士,把这些钱花了。
或许正是因为关于李白的一些结论与旁人多有不同,张大春的《少年游》曾被冠以“戏说历史”的称谓。张大春则表示,书中很多内容的确有推测成分,但都有相关史料证据的支持,比如当时的制度、经济情况等。
“我翻阅过的史料,包括一些基本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材料,我在书中也并未刻意添加戏说的成分,放进去的背景叙述也大部出自史书记载。”张大春直言,如果写成历史考据的形式,读者可能会感到乏味。
此外,张大春透露,《大唐李白》第二部《凤凰台》将于3月24号上市。(上官云)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