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解放军“枪王”:筷子夹玻璃球1分钟至少40个
原标题:揭解放军“枪王”:筷子夹玻璃球1分钟至少40个
(见图:杨磊在潜伏射击训练中。 张振兴摄)
葱岭,烈日。枪响,靶落。
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进入了白热化。
又一名枪手上场,中等身材、皮肤黝黑,双脚灵活。这位毫不“招眼”的对手,在接下来全军顶级高手比武中,以一发发长了眼的子弹宣告:他,就是我军射击史上的新“枪王”。
第20集团军某旅上士班长杨磊,17岁入军营,当兵第五年起步,3年冲刺,以步兵身份夺得全军山岳丛林狙击作战集训比武综合成绩第一。
“枪王”之路走得并不容易。
“加小灶”强化耐力训练
“当兵,就当扛枪的兵。”见到记者,杨磊说起自己的从军之梦。今年不到26岁的他,目光坚定,显出同龄人少有的冷静。
这位在深山牧牛的土家族小伙刚入伍时,身体素质并不好,单杠卷腹上不去,俯卧撑20个,五公里越野30多分钟……
“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来到特级英雄杨根思的这支部队,杨磊深受熏染,给自己强化训练“加小灶”。每次吃完饭,杨磊总要在单杠前“磨蹭”十几分钟;晚上都睡觉了,他悄悄跳下床做俯卧撑……
在豫南某山区驻训时,训练条件艰苦,很多设施不完善,单双杠只有几套,这让杨磊苦恼了。
有一次,地上闲置的钢制水管激发了杨磊的灵感。他把水管带回宿舍,固定在门框上,训练场有人时,就用这个“单杠”训练。一个多月下来,单杠、双杠连着做,每项都能做30个以上。
五公里越野,杨磊从退伍老兵那里“淘”来两个沙袋,每天像宝贝一样套在身上。从驻训点山坡下的老槐树,到最高山顶,坡度陡、丛林密,距离近3公里,他每天都坚持冲3次。
在部队某次射击比武中,杨磊以绝对优势胜出。2009年部队外训,组织观看电影《兵临城下》,苏联和德国狙击手斗智斗勇的惊心场面,在杨磊心里激起巨浪。自此,“狙击梦”在本是步兵的杨磊心中生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狙击手不仅要具备非常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还要求冷静、沉着和内敛。为了练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耐性,杨磊变着法儿给自己加压——
练反应,用筷子夹玻璃球,1分钟至少夹起40个;练心理素质,在多种干扰条件下从混杂的大米和黄豆中,1分钟各数出100粒;练耐力,顶着烈日在水泥地上一趴就是三四个小时……
对在丛林中进行潜伏射击训练的狙击手来说,不仅能享受到“烈日桑拿浴”,还能吃上“蚊虫特色餐”。
而这,已成为杨磊训练的常态。
弹壳玻璃纠正耸肩毛病
2011年6月,经过层层选拔,杨磊第一次进入军区狙击手集训队。首次对狙击小环靶射击,杨磊就吃了当头棍。10发弹打完,他65环,在102名队员中排名70多,而第一名则是92环。
他发现自己射击时习惯性耸肩,造成枪托微抖。狙击枪射击,微小抖动,谬以千里。
集训归来,他准备了4个弹壳和4块玻璃。“脚踏实地练,才能一步一步成长。”每次据枪训练,都把玻璃和弹壳放在枪口、头顶、肩头和腰上,稍有颤动弹壳掉下,计时就从头开始。一段时间后,他又在肘部、膝部、背部等一切可以动的部位,都加上了玻璃和弹壳。
教员要求瞄准训练一个小时,他练一个半小时。最后全身麻木,只有眼睛能动、大脑清楚。有一次,杨磊感觉有个东西在身上爬,也始终纹丝不动。训练结束,观察员告诉他说,是一只蝎子。
参加集训时,第一次在山林地带按图行进,10个目标点杨磊只找到4个。教员刺激他:“连狙击位置都找不到,枪打得再准有啥用?”从此,杨磊随身带份地图有空就练,终于把自己练成了“活地图”。
为达到便于伪装观察、撤退转移的要求,杨磊自制了一件伪装衣,上面密密麻麻缝了1万多针,绑了3000多根自购伪装条。光线射在上面,没有丝毫反光;他还用脸盆淘沙,用几块废旧牛皮缝起来,做成一个射击专用沙袋;为了查找个人训练问题,他记了满满两本《训练日记》《训练成绩分析图》。
“对狙击手来说,一发子弹就是生命,因为冲突中只有一次机会,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要想做到百发百中,就要付出千万倍的努力,要适应春夏秋冬各种恶劣气候和各种恶劣环境以及实战背景,才能练成百步穿杨的射击水平。”杨磊告诉记者。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