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提早变长 鄱阳湖水位持续10年偏低
枯水期提早变长 鄱阳湖陷缺水之困
专家认为应由生态保护走向生态发展
11月6日,鄱阳湖鞋山水域一片旱象。在裸露的湖底上,牛羊正在低头吃草,一辆摩托车急速驶过,卷起一阵灰尘。当地渔民在沙滩上补网,有说有笑,显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状况。
鄱阳湖水位连续10年走低,枯水季节提前甚至延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相关部门为这个季节性湖泊提前枯水的常态化找到了理由,但年复一年的干旱还是引起了专家们的忧思。如何消除影响鄱阳湖生态的“人为因素”,成为他们关注的话题。
现状鄱阳湖提前入枯常态化
星子水文站是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已设站80多年,当水位在10米以下时,就意味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今年9月19日,该站水位为9.98米,提前一个多月进入枯水期。事实上,近几年鄱阳湖极枯水位不断出现。在都昌水文站,现有水尺已测不到水位,每年枯水期都要在湖中心设临时水尺。
水文资料显示,新世纪以来,鄱阳湖枯水期呈逐步提前趋势。监测数据显示,1956年至2002年,鄱阳湖进入枯水期的时间大致为12月1日前后,2003年至2013年平均枯水期提前到10月27日。最近10年,星子站最高水位只有两个汛期超过了20米,其余大多在17米左右徘徊,而且低于10米的枯水期时间在不断延长。即使是在2010年那样的丰水年,枯水期仍达到165天,一些年份连续低枯水位时间甚至长达254天。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和延长,正导致沉水植物数量减少,洲滩植被退化,使原有湿生植物群落向偏旱生的群落类型演替,对越冬候鸟、鱼类等造成不利影响。
原因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并存
鄱阳湖水位为何持续10年偏低?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省生态学会秘书长戴年华研究员认为,鄱阳湖低枯水位呈现常态化趋势,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有人为因素的作用。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靠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近年来,由于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致使我国的降雨带一直向北推进。北方一旦降水偏多,南方就会干旱。另一方面,由于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导致入湖水量在一个时期内严重不足。气象资料显示,进入新世纪以来,鄱阳湖流域年平均降雨量比1956年至2000年平均降雨量减少330亿立方米,减少幅度为12%。
长江上游大批库坝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造成了非自然因素的持续低枯水位。长江上游干支流主要水库共有29座,防洪库容合计530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群在汛后集中蓄水运行,造成鄱阳湖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此外,鄱阳湖区出现的大规模采砂活动造成湖区河道下切,水位下降严重。以星子县入湖水道为例,1999年以来采砂猖獗,过去河道最深处为7米,而去年已达2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