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升国IV标准:尾气净化装置成本高难普及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黄标车1300余万辆,约占汽车保有量的10%,而排放的污染物占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左右。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27号公告,今年1月1日起,在全国强制执行柴油车国IV排放标准,低于国IV排放标准的商用车将不能生产和销售。
柴油车尾气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广受诟病,因此,黄标车和老旧车型的淘汰被定为“硬性指标”。而目前国内排放水平低于国III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被称为“黄标车”。
那么目前国IV柴油车型的推广情况如何?是否面临技术屏障?
记者调查发现,从发动机技术上来看,升级国IV或国V目前已不具有技术难题,但尾气过滤装置的成本较高,是推广中的一个待解难题。
成本高致推广不尽如人意
“马力相近的国IV车大约比国III车价格高两到三万元。”一位商用车领域的技术专家向记者介绍称,相较于国III车,国IV车在购买成本上相对较高,而由于国IV车在尾气处理时需要用尿素,因此会增加一定的使用成本,这些原因导致国IV车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国IV车型升级到国V,需要两层尾气净化装置,大致相当于国III升级国IV的两倍净化,但是如果油品中含硫量过高,就会造成催化剂(即触媒)中毒,令尾气排放净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效。”一位从事发动机技术研究的人士告诉记者。
一位重卡企业的人士告诉记者,从技术路线上看,SCR和DPF(柴油机尾气排放颗粒过滤器)都是尾气处理装置,而使用哪种净化装置的技术路线取决于发动机本体的结构和优化性能,取决于发动机排气中氮氧化物与颗粒物的比例,并对比发动机的匹配性以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产生影响。“我们现在有加装了DPF的产品。”东风商用车的一位相关技术人员对记者表示,对于加装DPF和升级柴油国V排放标准,国内大部分商用车企并无技术障碍。DPF技术主要用于柴油车国V排放标准的产品,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强制性的排放标准是国IV,满足国V标准的DPF由于成本更高,只在高端产品中有配备,而这一部分产品销量有限。
配套油品质量有待提升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主要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作为重型柴油车实现国IV标准的主流技术,然而在这一技术下,对油品的质量也有同样的要求。
据了解,质量较低的柴油中硫含量一般过高,这对于SCR将造成一定的损害,长期使用会影响尾气处理的能力,甚至导致净化功能的失效。
资料显示,2013年7月开始供应国III标准的油品。其中,中石化2014年10月1日起提前启动置换国IV、国V汽油,其中上海、江苏沿江八地市及广东6地市开始置换国V汽油,其余省区(市)提前3个月开始全面置换国IV汽油。但是,国IV标准的柴油面向全国供应则是遥遥无期,难以满足新标准下柴油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要求。
不仅如此,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尿素基础供应设施还并不健全,很多城市的部分地区经常没有尿素可加,尿素溶液加注设施迟迟不到位或者加注不方便对国IV车辆的使用也造成一定影响。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标准委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国家标准,规定每千克柴油硫含量不超过10mg,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
另据北京市环保局的消息,今年底前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面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不达标车辆“不得在京销售和登记注册”。
由此来看,在更为严苛的排放标准面前,既需要更为严格的执法力度,还需要商用车企在技术上进行全面升级,以及配套油品质量的提升,这才是成为解决尾气环保难题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