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贫困样本"的美丽嬗变——宁都加快推进苏区振兴发展走笔
18.05.2015 17:28
本文来源: 江西省人大新闻网
三年前,当国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赣南苏区时,调研报告《怎样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以宁都为样本》,被列为赣州市向国务院递交的9份调研报告中的唯一一份县级报告。
三年后,紧扣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脉搏,汇聚干事创业的激情,宁都成为备受追捧的创业热土、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贫困样本”发生美丽嬗变。4月,记者走进宁都,探寻背后的奥秘。
一个同心圆凝聚力量
最近,大沽乡副乡长孙法丹有点忙,因为分管乡里的林业工作,发展油茶产业的重任落在了他身上。采访那天下午,他刚刚勘察完几处山场油茶栽种情况,脸上满是汗珠,还没来得及擦。
“走访村民285户,新增油茶面积6527亩……”翻开孙法丹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着他第一季度的工作成效。
虽然很忙很辛苦,但孙法丹仍旧很开心——大沽乡油茶产业发展势头猛,在全县名列前茅。
这样的景象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全县上下士气低落、消极依赖。当周边县(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宁都却安于现状、缓慢前行。
是全县开展的“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活动改变了一切。
从全民大讨论到深化主题教育,“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活动已连续开展四年,一年一主题,常抓不间断,已从党员干部向社会公众拓展,从表层现象向思想深处延伸。
它如同一个同心圆,正凝聚起不同领域、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人们的力量。
[1] [2] [3] 下一页本文来源: 江西省人大新闻网
18.05.2015 17:28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走访调研省非公企业维权服务中心
本报讯 9 月4 日,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