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团队】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记我校“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报道我校科技部门、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的创新工作及其取得的重要成果,大力营造“人人都重视和支持科技工作”的良好校园氛围,全面提升我校科技核心竞争力,党委宣传部与科技处联合在校园网主页推出科技工作专题报道,共分科技团队、科研成果和科研新秀等三个板块,同时还将在校报、广播台、宣传橱窗刊发。今天,本网专题介绍我校经管学院熊国保教授领衔的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铀资源安全态势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通过构建铀资源安全系统,并对其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拓展矿产资源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而且有助于通过对铀资源安全系统构成、边界、内在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找出影响铀资源安全的关键因子、涨落因子、演变趋势等关键因素。为决策者更科学、准确地把握我国铀资源安全态势,及进一步全面构建铀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也十分重要。
201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振兴原中央苏区铀资源行业的要求。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及2012年在江西南昌成立了“江西铀矿大基地建设指挥部”,为我省开发和利用铀资源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此背景下,我校建设了“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
“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以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依托,主要研究方向为“铀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研究”、“核资源开发与江西核能发展研究”,现有固定科研人员9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该团队带头人、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熊国保教授,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是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研究成果曾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它市厅级奖2项;近年来,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重点规划项目《江西铀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江西铀矿业和谐发展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江西铀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项目10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
近三年“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成员承担科研项目52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支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主持横向项目7项,科研经费300多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项,其中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111篇,其中SCI、SSCI、EI、ISTP检索28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管理处、中国核工业集团等单位合作的“石化企业、油田遭常规武器空袭后的次生灾害分析及影响评估”“铀矿业和谐发展战略与铀资源开采中的循环经济研究”等项目均取得重大突破。
“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科研创新团队依托省高水平学科“核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学科“工商管理”,国家管理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平台,从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视角,运用经济、管理、地质、环境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以“铀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研究”、“核资源开发与江西核能发展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以铀矿山探、采、冶过程中的技术经济研究、铀矿山生态修复机制与对策研究、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核能产业链构建研究、江西核能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江西核能发展的风险机制及对策研究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将进一步完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我国核资源开发利用、核能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并逐步打造一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在江西具有独特优势的核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团队。 (图/文 高彩凤)
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