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听课——起码的尊重”
态度决定一切,学习上更是如此。
从大一刚开始,上课时,你总能看见一个女孩,不时皱着眉头,坐在第一排,认真地记着笔记。偶尔斜着脑袋,微咬嘴唇,匆匆地在笔记本上速记着什么符号。
“刨根问底”是这个女孩特有的执着精神,凡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算是下课铃已响过许久,她也会恳求老师帮她梳理讲解一遍。而每天去主教自习更是她雷打不动的规律——一呆一整天:写作业、写实验报告、看专业书……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实。
这个不敢在学习上松懈的女孩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一周的学习任务必须条条按时完成,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她对学习的执着不仅在理论知识上,在实践操作方面,她同样不肯放过每一次追逐真理、走近真相的机会。
她是物理系光信息101班学生袁媛。
物理系,众所周知,实验是其教学、实践必不可少的一环。在一次分组做有关“激光的产生”的专业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使用太久,精度灵敏度不够,袁媛所在组的那台仪器调出激光几乎不可能。“只要掌握实验方法就可以了。”老师如是安慰他们。组内其他同学一听,知道基本上做不出结果,索性在实验室呆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袁媛觉得调制激光的机会难得,况且,仪器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调制出激光来。于是,她选择独自留下。她趴在实验台上,六个螺丝,这边转转,那边扭扭,一调节就调节了3个多小时。红色的激光束冲出来的那一刻,袁媛激动得眼里差点涌出泪水。她慢慢直起由于趴久了而有些酸痛的背,前后仰俯,放松有些僵硬的肌肉。走出实验室的那一刻,袁媛眼冒金星。“调节过程中眼睛太疲劳了。”
就这样,三年时间,一深一浅的小脚印,帮助她实现连续六次获得特等奖学金、拿到国家奖学金等一系列荣誉,并最终将她引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实验室的大门。
和袁媛一块儿上课的同学,每每聊到她,脸上总洋溢起敬佩之情。“每次上课她总是很早到教室,课间更是经常和老师讨论问题。”到了大三,物理系的专业课难度逐渐增强,不少同学因为课程内容难以理解,便放弃听课。袁媛则不然。她一直坐在第一排认真听课,坚持做笔记的她仿佛与喧闹隔绝一般,并不受影响。
在袁媛自己眼里,认真学习是学生不可推究的责任,况且无论以后工作还是读研深造,学习成绩都是对自身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为何不尽力去学习呢?”
“建模——一次美丽邂逅”
大二下学期开始,袁媛刚接触到数学建模。从研究算法到学习编程,袁媛一直在这条建模新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第一次参加南昌大学建模校级比赛,这个初涉建模领域的女孩感到甚是紧张,然而,比赛一等奖的荣誉不仅迅速提升了她对自身竞赛能力的信心,更是燃起她对建模的兴趣和激情。
然而,建模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三天三夜的国赛,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完成试题,大家延长工作时间,正常的作息完全颠倒。“谁累了,就去趴个1、2个小时。”比赛的最后一天,袁媛显得有些体力不支,鼻血一直不停地往外流。左手捂着鼻子,袁媛用右手坚持着将剩下的论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
之后在准备美国建模竞赛的过程中,问题更是不断。由于美赛的前期培训和准备期末考试时间冲突,之前与她一起参加国赛的两个队友决定退出美赛,安心备考。三个人的队伍,忽然间就只剩下袁媛一个了,而且其他的参赛人员基本也都组好了队。
那几天,她显得十分纠结与痛苦。一边是最后一次参加数模比赛的机会,袁媛并不想半途而废,另一边却又因为队友的临时退出而难以找到合适的搭档。考虑了许久,她决定寻找系里的其他两个同学一起组队参赛。
比赛开始后,他们各自分工查找资料、选择试题。但由于另外两个队友参加建模比赛的经验并不充足,且编程(即计算)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综合考虑后,袁媛决定自己担起主要工作,即建模型和写论文。
按照比赛要求,提交的论文须为英文论文,且因为在格式方面有特殊规定,因此在准备论文的一两天里,“完全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作为队长的她,在整个四天四夜的比赛中,只休息了10个小时。熬夜比赛期间,她以顽强的意志力克服了身心的疲惫,最终获得2012年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2013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组队、赛前准备、赛中配合、赛后分享等一系列体验,让这个21岁的女孩感慨颇深。“一起努力、相互支持。虽然比赛十分辛苦,但大家执着地做着同一件事,为了同一个目标……。”这是一种外人难以体悟的归属感,同组的队友们像难兄难弟一般经历建模路上的起落,共同收获,共同成长。
韧性、严谨是队友们对袁媛的评价。“整夜都不休息,也不喊累,把自己当爷们使。”做事严谨的她,为了不让论文有瑕疵,更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
“SCI——一个里程碑”
大三上学期,袁媛参与了专业课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从看量子热机和其逆过程制冷的文献开始,逐渐了解,量子热机性能研究领域后,她开始尝试完成老师交给她的计算、作图任务。
每天上完课就开始看难懂的英文文献,看程序,动手推理演算。大三的专业课也比较难,课后的时间并不够用,有时候算了一周,出来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只好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次的验算后,算出了比较好的结果。她将之整理成一篇文章,对Brayton循环热机的理论分析,研究最大功率下的输出效率。由于论文需要以英语语种提交,她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思学习新软件用来作图排版。这篇名为《Efficiency at maximum power output of a Quantum-mechanical Brayton cycle》经过导师修改后投出,最终被SCI源刊接收。
现在的她,已经保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实验室读研究生。我们相信,在科研的路上她会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