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份档案沉睡南昌人才交流中心 部分超20年
近日,记者从南昌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了解到,在这里“沉睡”的个人档案达1.4万份,部分甚至已经超过了20年。
调查:
1.4万份档案沉睡人才中心
部分超20年
前几日,小王想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不过她听说考上公务员需要调档,可她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原以为档案没用,从来没关注过档案的去向。”已经毕业近两年的小王没有想到,自己一直弃之不理的档案,竟然这么重要,现在成为她报考公务员的绊脚石,“没有了档案,即使考上公务员也没用啊。”小王对记者说道。
“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多,因为很多人不清楚档案的重要性,都是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南昌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廖德亿说,目前,南昌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存放的档案有7万份,而“死档案”达到了22%,有1.4万余份,这里面有不少存放了20多年。
影响:
档案作用多
弃档或影响前途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死档案”是指因人事调动等原因而需要调走的各种档案,由于种种客观与主观原因致使档案未能投递到指定场所而产生滞留。这些放在人才市场的“死档案”,很可能影响当事人日后转正定级、退休、评定职称、计算工龄等。
“这些弃之不用的档案,除了会给当事人日后转正定级、代缴社保、评定职称带来影响外,放在这里也会占用我们的存储空间,浪费人力资源。”廖德亿告诉记者,档案袋里存有个人的履历、鉴定、考核、政审、学历和评聘情况等重要资料,可以说它是一个人各个阶段的经历证明,虽然一些档案放在这里已经20多年无人问津,但是他们还是会好好保存,因为这些材料一旦损毁或者遗失,很多是没办法补办的。
针对记者提出的为何有这么多“死档案”的问题,廖德亿称,“主要是现在一些企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了解,对档案审查、档案材料收集和用工手续办理不够及时和完善。此外,不少求职者主观上不够重视,以为用的时候再去找也来得及,不用时不用理会。”
提醒:
毕业离校后
记得给档案“安家”
廖德亿提醒说,即将毕业离校的大学生在急着找工作的同时,要记得给自己的人事档案找个安全可靠的“家”。
记者从南昌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了解到,其实给自己的档案“安家”也没那么复杂,首先就是毕业生持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到当地人才市场人事代理窗口盖章或索取《人事代理接收函》,之后交学校就业部门审核,再登录人才网查询档案到达情况,档案到达后即可前往办理人事代理手续。
记者了解到,一些毕业生因为好奇,而将拿在手上的档案拆开,结果成了“死档案”。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去原档案所在地重新封章,再转至工作地,补办相关材料和手续的程序相当繁琐。
“因此毕业生一定要提高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只有现在足够重视,将来才不会为档案的事而烦恼。”廖德亿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