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云风:中国还有多少个“无妈乡”?

11.08.2015  10:52

  在湖南省邵阳县,竟有一个“无妈乡”!这个名叫黄荆乡的地方,仅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中,就有132个孩子处于“失母”状态——除了母亲正常死亡,其中有116个孩子的母亲因为逃婚或改嫁离开了他们。这些“无妈”的孩子,身上的故事大同小异: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妈妈”,这句世界上最温暖的称呼,在他们的世界里,成了一种不愿碰触的禁忌……(据8月8日新华网)

  在这几天因为一篇被称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而使贫穷、公益、女童再度成为热词后,新华社8月8日起开始播发“关心留守女童”大型多媒体公益系列报道。邵阳“无妈乡”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中国当下最弱势的群体,狠狠地撞击了社会的良心。

  留守儿童问题之所以屡屡被提及,是因为近年来,这个群体受到的伤害给社会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不说别的地方,单单一个贵州毕节,近三年来就发生了数起轰动全国的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2012年底,五名儿童在垃圾桶取暖丧生;两个月前,毕节一家4名留守儿童一起喝农药自杀;而就在8月3日晚,毕节又发生了两名留守儿童死亡的命案,其中一名14岁的女被害者死亡被轮奸。“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毕节被报道出来的事件就如此波涛汹涌,更何况那些未被发现或者被“私了”的侵害呢?

  新华社给出了一组中国留守儿童的数据,虽然早有预料,但看后仍感觉触目惊心: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有6000多万,其中女童占45.92%。《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显示,中国有近1000万留守儿童“一年到头见不到爸妈”。而据《2014年儿童防性侵教育及性侵儿童案件统计报告》称,2014年以来,性侵儿童的恶性案件在全国各地呈持续高发状态,全年被曝光案件高达503起。当自杀、性侵、暴力成为留守儿童的生存常态后,社会的救助就会像对大凉山的扶贫,会陷入一个越扶越贫的无奈局面。

  邵阳“无妈乡”刺痛社会的一方面是因贫穷落后对留守儿童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中国的乡村,事实上已经进入一种“空心化”状态,很多地方年轻人离开,乡村依旧贫穷,更多的地方是绝对的贫穷已经消失,留守的老人小孩成了精神的“孤岛”。另一方面是,老人和小孩是社会的绝对弱势群体,而青壮年进城和乡村“空心化”事实上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社会的发展的代价,如果社会的发展所有的代价都要这个绝对弱势的群体来承担的话,你又于心何忍?

  我不知道中国还有多少个“无妈乡”,我只想知道中国该怎么样消除这样的“无妈乡”!当中国经济总量步入全球第二,巨大的物质财富滚滚而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缓一缓脚步,回过头看一看那些依然在乡间草野呼唤“妈妈”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