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梁振英施政报告重长远 “钱”用于有需要的人
中新社香港1月15日电(记者 贾思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5日在立法会发表2014年《施政报告》。他表示,本届政府重视长远规划,对扶贫、安老、助弱、培育青少年和提升公营医疗服务有决心,财政储备会用于有需要的人身上。
这是梁振英在五年特首任期内发表的第二份施政报告,以“让有需要的得到支援、让年青的各展所长、让香港得以发挥”为题,封面底色橙色,上面是9张年轻人的照片,当中有人在烹饪,有人弹吉他,有人带着工程帽,有人带着学士帽……
扶贫和房屋政策是这份《施政报告》的重中之重。报告分为十章、共198段文字,其中,“扶贫安老助弱”以及“土地房屋与交通运输”两章的内容分别占44和38段。
梁振英表示,本届政府扶贫政策的主轴是鼓励青壮年人通过就业自力更生,而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要在合理及可持续的基础上帮助不能自助的人。
去年9月香港公布首个官方“贫穷线”,据此,特区政府建议推出“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优先关顾处于贫穷线下的非综援在职家庭,特别是有儿童或在学青年的家庭,估计每年所涉开支约为30亿港元。此外,梁振英宣布会陆续将“关爱基金”7个项目恒常化,以及将长者医疗券金额增加一倍至每年2000元。
在房屋问题上,梁振英说,香港房屋短缺问题严重。除了楼价高、租金贵之外,港人的居住面积狭窄。
特区政府定下新的房屋供应目标——未来10年供应总量为47万个单位,公营房屋占六成。为此,港府平均每年要提供约20000个公屋单位和约8000个居屋单位。“换句话说,未来10年的公营房屋供应,将较特区政府去年的承诺增加36%。”
“本届政府致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梁振英自上任之初就强调,民生和经济不可偏废。在巩固提升金融、旅游等香港支柱产业的同时,梁振英称还将推动香港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贸易中心,港府会研究成立民航训练学院,并启动成立创新及科技局的工作。
港珠澳大桥落成后,大屿山将成为往来香港和珠海、澳门的必经之地,梁振英宣布设立“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研究打造“东大屿山都会”新核心商业区。港府表示会积极参与珠三角发展,支持广东省成立自由贸易园区。
在与内地及区域经贸联系方面,梁振英指出,特区政府会增加在内地办事处的设点,也会考虑在亚洲地区增设经贸办。他透露,在中央政府支持下,今年年初香港与东盟就自由贸易协定展开正式谈判。
特区政府正就2017年行政长官及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咨询公众。就香港政制发展,梁振英表示,坚决按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解释和决定,广泛征询公众意见,实践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目标。
梁振英用了约两小时宣读新一份施政报告。他在结束语中说,这份报告公布的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新增的经常性开支,“体现了本届政府从根本处理长期积存的问题的决心,尤其体现了扶贫、安老、助弱、培育青少年和提升公营医疗服务的决心。”
目前特区政府有比较充裕的财政储备,但梁振英坦言:“即使财政充裕,我也不主张向全体市民派钱。”“钱应该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用于改善全港市民生活质素,用于提高全港的竞争力,用于培育下一代,和用于长远投资。”他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