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大理工学院党员教师梁海峰:用青春与信念践行“两学一做”
12.10.2016 17:45
本文来源: 教育网
心系学生,无私奉献正师德 7、8月是南昌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学生们迎来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纷纷回家度假。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却“不离不弃”,仍然坚守学校,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备战9月份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今年暑假,同学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宿舍无法住。原来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住宿条件,启动了一个庞大的工程——给所有的学生寝室统一安装空调。眼看大赛在即,“没地方住”可把大家急坏了。难不成各回各家备战?回家备战可行吗?数学建模讲求团队合作,况且离开了老师的指导,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指导老师梁海峰二话没说就直接把孩子们领到了自己位于学校对面小区的家中,这一住就是十几天。他的家很小,简单的两室一厅。为了给孩子们腾出房间和床铺,让大家安心备战,他甚至将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儿“打发”回了九江老家。 牢记职责,扎扎实实育新人 梁海峰是学院的一名数学老师,同时担任数学教研室主任一职。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已经在交大理工学院辛勤耕耘了10年。任劳任怨的他多年来一直保持对数学建模教学的热情,连续几年和该院其他老师一道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并取得了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江西省等奖共计60余项的优异成绩。十年来他始终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到教学工作中,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2016年被评为“江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作为共产党员必须践行这一宗旨。梁海峰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就是要努力成为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全心全意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为此,在课余时间他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鼓励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为社会多做贡献。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创新性地开设了《数学建模自强创新班》,并经常牺牲周末和中午休息的时间和《创新班》的同学一起完成各项培训和学习。
与梁海峰工作多年的基础学科部罗时治告诉我们,这些年来,梁海峰老师带领的数学建模班多次获得全国、省级重要奖项,这些成绩背后都离不开他辛勤付出。 数学建模比赛是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其难度可见一斑,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每年的暑假都是梁老师最忙碌的时节,炎炎夏日,他穿梭于机房,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种数学模型,耐心地帮同学们解答疑问。 “在气温逼近40度的情况下,汗流浃背的他依然会为一道复杂难懂的题‘死磕’,不厌其烦地为同学们讲解。”今年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陈妍这样说道。数学建模团队的苏福清同学说,“看着老师如此耐心和坚持,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只有更加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训当中。”
暑假学生们晚上鏖战、早上爱睡懒觉,梁海峰就自己早起,每天给大家带早餐。一天的培训结束后,他也没闲下来,总会把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讲讲趣事、总结总结经验,以此缓解紧张的备战心情。“有时候他还会讲讲笑话,尽管不是很搞笑,但是同学们都很开心。”陈妍笑着说。
当问及为什么会愿意把十几个学生接到家里时,梁老师憨憨地挠着头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是不忍心看这一群努力的孩子没地方住而已”。“既然作为指导老师,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就要和大家一起面对困难,同甘共苦”,他说,“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比任何物质和金钱的报酬都更有意义”。 积极探索,勤勤恳恳练师技
除了对数学建模的热爱,梁海峰还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课堂:在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中,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探索“翻转课堂”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翻转课堂”教学微课视频期间,他经常在电脑前熬到深夜,但依然用最饱满的精神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
梁海峰积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努力加强自己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最近几年他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篇;作为副主编参与了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指导丛书》编写工作;主持和参加《建模思想融入独立学院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转型下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学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数学建模培养独立学院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等省级及校级课题4项。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梁海峰老师始终执着追求,无怨无悔,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两学一做”的要求,为培养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编辑:吴永亮
本文来源: 教育网
12.10.2016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