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南昌满城苍翠入画来
城区生态景观 近郊生态产业 远郊生态屏障
自2010年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我市按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要求,围绕“一轴一心、两扇两翼、十核百廊千村”布局,以都市森林公园等为“点”、以都市绿色长廊为“线”、以城郊生态绿化为“片”,把森林“+”进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构建了“城区生态景观、近郊生态产业、远郊生态屏障”的生态体系。
据统计,五年来,南昌共创建森林村庄835个、森林城镇52个、森林园区13个、森林社区26个、森林单位20个、森林小区92个、森林校园73个、森林营区11个、森林街道70条、森林(湿地)公园24个。“森林+”,正让“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的生态梦想变成现实。
靓“点”纷呈
城乡处处有“森”意
8月的南昌,骄阳似火,热浪袭人。在森林小区红谷滩新区香域滨江小区、森林学校西湖区云飞小学、森林公园高新区艾溪湖湿地公园、森林村庄安义县万埠镇洲上新村等地,高大乔木与多彩灌木的错落交融,不仅营造了美的视觉感受、更带来了沁人心脾的清凉。记者了解到,在南昌74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这样的森林超过1000个。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倡导的“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理念,就是为了让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百姓,让人民群众最大程度分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绿色红利。为此,我市以“老城区新面貌、新城区新档次”标准,把森林“+”进城市建设中,做到沿江临湖布绿、街巷整治添绿、街头游园造绿、住宅小区增绿、公园广场扩绿,让市民出门500米即有绿地公园,使大家能“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听到鸟鸣、享到绿荫”。
同时,按照“村(镇)在树林里、路在绿荫中,处处花果香、时时景致显”的要求,我市以“森林村庄”、“森林城镇”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村(镇)旁绿化、宅旁绿化、路旁绿化、田旁绿化、河渠旁绿化,促进农村绿化上水平。湾里区梅岭镇西昌分场职工高名腊几十年前进了城,如今看到老家大树参天、花团锦簇,又从城里搬回了老家。他说,森林村庄建设让越来越多在城里安了家的人“回来了”。
绿廊纵横
生态通道成风景
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我市以通道绿化出风景的理念,围绕“绿随路建、有路皆绿、路景结合”目标和“串骨架、织绿衣、点彩妆”要求,按照通道两侧10-60米宽度标准,对境内道路实行了“全覆盖”绿化。我市采取加种乔木为主、合理搭配花灌的办法,将城区八一大道、机场路、滨江路、昌南大道、高新大道、天祥大道、赣江大道、迎宾大道、昌东大道、青山湖大道等主干道打造成了“常绿和落叶并举、速生与慢生兼顾、林相和季相搭配、平面与立体结合”的都市绿色长廊,绿化总里程300多公里。
在城郊,我市完成了以境内现有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为依托的通道绿化工程,形成了“树有高度、林有厚度、绿有浓度,四季有景、连接城乡”的绿色纽带和风景线,达到了“层次重点分明、高矮错落有致、色彩搭配适宜、植物季相各异”和“一道一景观、一路一特色”的绿化效果。近5年来,全市共完成高速公路绿化197公里,国、省道绿化452公里,县乡村道绿化1700公里,主要交通干线绿化率达95%,全市生态建设的“绿色骨架”基本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通道绿化建设中,对新路绿化坚持“在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在树种选择上精挑细选、在栽植管护上精雕细琢”,同时按照“面积不能减、苗木不能少、效果不能差”的要求对2009年以来实施的500多公里市级重点通道绿化工程进行了巩固提升,营造出了“物种丰富、景观优美、层次分明、色彩缤纷”的绿化效果。
连片成面
豫章大地披锦绣
除了把森林“+”进“点”上的小区、村镇、营区、校园等和“线”上的通道建设,我市还把森林“+”进了以工业园区和森林板块为主的“片”上的城郊生态绿化建设中,从而构建了点、线、片结合的“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美景。
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我市制定出台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意见》,各县(区、开发区、新区)按照“园区干道绿成荫,重点地段建风景”的要求实施了森林工业园区创建工作,目前全市13个工业园区全部完成了绿化提升。
与此同时,我市近5年来根据因地布局、合理分区的原则,重点实施了城东的瑶湖、青山湖、艾溪湖,城南的黄马白虎岭、南昌植物园、兴农沙漠生态森林公园,城西的梅岭西山大岭,城北的象山森林公园、七里岗、昌北机场周边和城中的红谷滩新区五大森林板块建设,完成造林绿化20多万亩,形成了“森林覆盖、组团发展”的森林生态建设新体系,还对城区28个公园、90个公共休闲场所进行改造提升,构建了绿意盎然、花团锦簇的生态美景。
记者 吴思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