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亲亲”业主忧虑重重:墙根裂缝可容手指

29.11.2014  16:25

昨天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心圆西苑17号、18号楼的业主收到了关于楼体情况的“专家意见”。“到目前为止,房屋沉降和倾斜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不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这是政府所委托权威机构(人士)出具的第二份意见。

心圆西苑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二路1500弄,是上海迪士尼配套的动迁小区。22日上午,业主秦女士最先发现17号、18号两栋楼的楼顶触碰到了一起,这一状况引发居民恐慌,并被冠以“楼亲亲”的称谓出现在公众视野。随后,政府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组织专家论证。但是,不信任的情绪令居民对“安全”的检测结果存疑。而与此同时,这两栋楼乃至整个小区的房屋租售已经开始遭受打击,一些房客开始退租,业主可能将面临不小的经济损失。

检测

墙根处的裂缝可以伸进手指

住在17号楼15层的秦女士是最先发现两栋楼楼顶触碰的居民。22日上午,她去阳台晾衣服时大吃一惊:“这栋楼怎么跟18号楼挤在一起了,按常理应该有缝隙的。”她让家人上楼顶查看,自己随后也带着相机赶过去。

楼房有15层,共40多米高,两栋楼的侧面呈“”字形相邻,相距较宽的部分约有3米,较窄的部分相距10多厘米。从楼底仰望,两栋楼之间10多厘米宽的缝隙在顶部合拢;站到楼顶近距离观察,两个楼角已经挤压在一起,看上去像是17号楼靠到了18号楼上。回到地面,17号楼另一侧的墙根处,已经有裂开的裂缝,可以伸进手指。

秦女士拍完照片,打电话将情况告知物业:“房子好像倾斜了,我叫他们派人来看一下。但他们说周末找不到人,得等到周一。

心圆西苑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夏二路1500弄,是上海迪士尼配套的动迁小区,据网络资料显示,该小区开发商是上海心圆房地产公司,也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公司独立核算的子公司。由于是动迁小区,因此许多居民原本就是同村村民,“楼倾斜”的事情很快传遍小区,一些不在这里居住的业主也得到了消息。

大家都很着急。”秦女士说。动迁后,她在外面过渡了20多个月,2012年底拿到新房钥匙就赶紧装修,高高兴兴地搬了进来,可现在秦女士很没有安全感,“总怕哪天楼倒了。

24日早上7点,秦女士发现有人在楼顶上“看情况”,这已经是发现“倾斜”之后的第三天。物业带着开发商、监理等到现场勘察、拍照。勘察结束后,许多居民随对方到了物业办公楼,但沟通并不愉快。居民要求在楼房确认安全前得到安置,“但开发商代表说楼是安全的,让我们回去住,可他又不肯签字保证” 。

当时协商的开发商工程部负责人陈彤后来对媒体解释,周一早上接到物业和镇政府的通知后,就和相关方勘察了现场和图纸,还准备请更专业的监测机构来检测。“有居民担心安全不会去休息,我也是在初步勘察的基础上说,至少今天晚上是安全的。”对于居民要求的签字,他觉得“不合适”,而疏散也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25日晚上,检测终于开始进行。技术人员在细雨中借着照明灯对楼体进行测量,一些居民撑伞围观,仰头指点着“”在一起的楼顶。

当晚居民们接到通知,川沙镇政府、浦东区建交委等机构会就楼体检测情况召开沟通会。

沟通

沟通会在25日晚10点半开始。来参加的居民有的穿着睡衣,有的坐着轮椅。社区负责人叮嘱居民,先听完通报再提问题。

监测机构工作人员自报家门后通报了检测情况:“初步检测结果显示,该建筑自竣工至今沉降量最大为87.65毫米,小于规范容许值100—200毫米,最大倾斜率为千分之0.68,小于规范容许值千分之二到千分之四,均在规范规定范围内。

结果公布后,居民们还算安静。浦东区建交委负责人潘平进一步解读:“根据今天晚上检测的数据,房屋质量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去住。明天还会组织专家对结果进行评估……”此时居民席上炸了锅,一位居民冲到前面质疑道:“才两年就这样,如果十年呢?能保证一直没事吗?

要相信科学。我们讲的话是根据科学的检测来的,都要负法律责任的。”在应接不暇的质问中,镇领导的解释显得很微弱。

当晚23时37分,该检测结论也通过“浦东区建交委”官方微博发布出去。除了建筑沉降、倾斜数据外,微博还对成因进行了解释。“对17号、18号两个单元楼顶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角之间发生积压问题,初步判断是线角之间没有预留足够的伸缩缝,由自然沉降和温差伸缩挤压所致;对散水坡裂缝问题,初步判断主要是由散水坡土体沉降引起的,但不影响房屋主体结构。

潘平次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考虑到居民的心情,政府委托上海房科院进行检测并得出了初步结论,26日上午还请了七名专家,通过现场踏勘及现场检测提供的数据资料进一步论证,也确认结构上没问题。两年内发生这样的沉降,也属于正常范围。

微博还通报:“17号、18号楼是同一基础上的两个单元。”建设公司负责人陈彤在回复媒体时解释,这两栋楼这么设计,是为了规避道路红线(道路用地的边界线),其实是一栋楼。居民不认可,要求查看设计图纸。

忧虑

25日当晚,包括王先生在内的17号楼居民愤而离场,之后他们又开了个“小会”,向媒体表达对检测结果的看法。

首先不相信,这家机构不是我们选择的。”王先生表示不对沉降方面的检测结果做任何评价,因为这需要专业仪器,而他们没有能力去质疑。

24日下午,相关部门曾提供了4个检测单位,让居民投票选择,他们放弃了:这几家单位都是对方提供的,就算从中选择了一个,还是不放心。王先生说,他们也曾找过检测机构,但对方拒绝提供帮助。

相比建设单位和政府委托的监测机构,他们更愿意相信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的朋友。不过对方只愿意暗中帮忙,不能提供证明,自然缺乏法律效力。

对于业主们“请不来”监测机构的问题,潘平在26日受访时表示“也有这种可能”,因为检测要出具检测报告,关系到建筑安全,是一个很严密的程序。潘平说,在建筑行业资质很重要,政府要核实检测单位的资质是否够格。“如果两次检测业主觉得还担心,那么可以再请第三次,我觉得都是可以的。

瞿革参加了这次专家论证,他就职于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是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我是搞专业的,我有工作的底线,对说出的话负责。”不过他也认为,楼房存在的问题要承认、业主想查材料也应该提供,简单地说“安全”,难以取信于业主,信任也越来越少。

对于房屋的问题,开发商工程部负责人陈彤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如果楼顶的女儿墙在设计及施工时预留出足够的伸缩缝,如今就不会产生挤压;而墙根出现裂缝是因为回填过程中没有压密实。

昨天,居民接到了“专家意见”,除了定论,还有几条建议,包括对楼体进行修缮。但业主还是有疑虑:“你说安全,能保证再也不出事吗?多少年内安全?”业主们的理由是,当时交房是安全的,可如今出了“状况”;现在是安全的,将来出状况怎么办?

昨天下午,居民把相关意见汇总在一起,准备下周和有关部门沟通时提交给对方。

然而,居民在怀疑的同时也存在轻信,一位居民很认可自称专业人士的某匿名网友的评论,并一字一句地念出来,被问及为何如此相信网友的话时,她说:“因为我也是这么想的啊。

在潘平看来,检测结果和专家意见都给出了定论,但理论上的风险不可控,使得在严谨的技术报告上很难做出“保证”。他说,为了居民心里能感到安全,哪怕定期监测都是可以的,若真有一天出现风险,也绝不会不顾居民安危。

退租

当晚参加完沟通会后,业主们又讨论了一会儿,离开时已是26日凌晨1时许。17号楼的业主张袁(化名)把政府的检测结果用短信告知租户,说结果和数据已经出来了,没有问题,入住是安全的。

张袁的两套房子都在17号楼,她将房子租了出去,自己住在其他地方,租户是一名日籍人士。“楼亲亲”事件出现后,租户通过翻译表达了退租的想法。收到张袁的短信后,对方在上午回复了信息:“不敢拿生命做赌注,呵呵”。张袁马上又发短信解释,但对方没有回复。

下午,张袁又去了小区,在房子门口看到了堆积的物品,租户在搬家。

我把情况告诉老板了。”翻译金小姐说,但老板也只是笑笑。她的老板对于官方发布的数字和结果常持有疑虑。

这位外国租户并非建筑行业专业人士,事发后他也到楼下看了看,像其他人一样把手指头伸进17号楼地面的裂缝里感受。这个裂缝让他感觉“很危险”。

开发商此前曾向媒体解释,裂缝是由于后建成的散水坡和楼房本身沉降速度不一致所造成的,目前不影响房屋主体结构。但这个解释还是未打消金小姐的顾虑:“我们和业主的情况不一样,反正是租房,我们宁可信其有。

受影响的还有这个小区其他楼房,甚至牵连到附近的动迁小区。这几天,房产中介小顾已经接到七八个要求退租的电话,原本打算在这里买房的人,也马上打消了念头,甚至连附近的小区都不再考虑。

恐慌心理。”另一名要求匿名的中介说,他在居民发现“异常”的当天,就从朋友那里听说了此事,还赶紧跑到小区看了看,认为“问题不大”,就是两个楼距离太近,有参照就看出来了,而那些没有参照的楼,也不见得就没有一点儿倾斜。但他最近不准备再向客户推荐这个房源,这种情况下,再做推荐会失去客户的信任。

这对小区居民是另一个巨大震动。他们从乡下搬迁到这里,没有了土地和宅基地,开始了“买根葱都要钱”的城镇生活,对许多家庭尤其是老年人而言,房租是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18号楼的业主小闵在沟通会上曾情绪激动地质问镇领导:“你们说安全,我们就算相信安全,租户要退租怎么办?我一个月收6000块钱房租,十年后儿子留学的钱都攒够了,现在房子租不出去,儿子上学的钱谁付?

17号楼的业主小范自称“三天瘦了五斤”。事发前她准备把房子卖掉,价格也初步谈妥,可买家得知这个消息后,一切就“免谈”了。租不出去卖不掉,自己住也不踏实,小范现在看到这房子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来自中介的消息是,很多客户连同附近几个楼盘都不考虑了,本在20000元/平方米的房价“跌得很惨”。有购买意向的客户也不是自己住,而是些有闲钱,打算买下来以待日后获得可能的补偿。

有业主表示,“不住了,推倒重盖”,但大多数还算理性的居民推选出代表,以便沟通更有效。眼下大家要求把检测报告复印件拿过来,他们打算想办法复核。

秦女士是居民代表之一,28日上午,她突然大哭起来,说又有一个租户搬走了。虽然退租的不是她的房子,但她很自责:“是我最先发现这个情况的,没有考虑到经济影响。可是我不说的话,万一出事怎么办啊?到时候,一样会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