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就业,机会可以更多些

11.06.2015  12:35

  “全国助残日”过去不到一个月,媒体再度关注残障人士就业。据针对残疾人就业培训的社工组织介绍,实际推出去就业的人数,远远低于登记就业意向的人数。

  就业是残障人士生存和尊严之本。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千方百计鼓励残障人士就业,制定法律法规,出台优惠政策,实行税费减免,组织各类培训,为伊煞费苦心,消得人憔悴。可实际上,残障人士的就业一直不容乐观,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国残疾人就业比例仅为25.1%,很多地方的就业率不到两成,就业形势严峻。

  在广州,广州残疾人就业率前年就已达到85%,残障人士就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过,总体的进步不能掩饰个别地方存在的问题,如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依旧艰难,就业机会依然有限,要获得平等待遇难上加难等。每一个残障人士的就业,背后牵连着一个家庭的安定,社会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客观而言,在就业方面,残疾人比普通人面临更多困难,矛盾也更突出,社会各个层面给予的关心、机会和资源,确实应该向残障人士有所倾斜。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社会上依然存在对残障人士的就业偏见,以影响公司形象、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效率低下为由,将残障人士拒之门外的现象并不罕见。另一问题是,即便招进了残障人士,却没有安排对口的工作岗位,难以发挥其价值,例如当前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如果将残障人士安排在电脑前做跟单、客服,给产品盖章、巡检,或能发挥他们在耐心、细心方面的优势,可如果安排他们做重体力活如送货等,工作效率当然得不到保障。

  当然,很多时候企业未必没有提供机会,但囿于能力、技术不过关,能力跟不上,残障人士难以胜任工作岗位。现实中确有这样的情况,企业为了给残障人士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仅砸重金搭建残障设施,改造厂房结构,可要么招不到人,要么招来的人“不适合”,最终空耗了物力财力成本。在这一点上,社会各方面都有可改善之处:一来,家庭对残疾子女的教育,应丢掉“学了也没用”的姿态,多鼓励残障人士从小学习,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扎实基础;二来,增加残疾人的特殊教育资源,改变特教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充分挖掘残障人士的特长和天赋;三来,提升残疾人就业平台的服务能力,目前各地为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匆匆搭建了不少就业培训平台,也培育了不少帮助残疾人就业的社工组织,但实际深入就会发现,不少培训都是空对空讲理论,没有专门的操作基地,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很多培训看上去像是“走过场”,未能切实提升残障人士的就业能力,要帮助残疾人真正就业,还得把培训工作做得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保障残障人士就业权利,最根本的还是要多给机会。多出台一些就业指引,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多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多给安排残障人士就业的企业一些福利,如此才能给残障人士就业提供更多保障。“互联网+”的风口,为残障人士提供了更多更对口的就业机会,期待他们在新的时代浪潮中觅得一席之地。

  (智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