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给档案找个“家” 专家提醒丢失可回校找线索

14.04.2015  13:59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如户口、档案、组织关系等的去向问题也随之而来。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国内各高校3000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5%的受访者表示毕业办理户口、档案、组织关系时遇到麻烦。每年,总有一些大学生成为“弃档族”、“死档族”,从而给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记者近日在省内高校调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档案并不重视,有些学生甚至不太了解。尽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有部分已经步入新单位,然而,仍有不少人因为搞不定档案和户口,还在继续为这“”事奔波。对此,专家提醒,不起眼的档案要重视,千万不能弄丢了。

档案都去哪儿了

档案是指人事档案,是适应我们国家人事管理的一项制度安排,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它与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办理各种人事手续、工龄计算、养老等都有关系。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的辅导员付老师提醒,毕业生务必重视档案,妥善处理。

根据记者调查发现,档案“失联”一般是由以下三种情况造成的:一是忘了,不知道在哪儿;二是没了,可能和旧书一起卖了;三是断了,没跟着人一起走。江西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小吴告诉记者:“档案的事儿先不急,等毕业再说。实在不行就走到哪里带到哪里,许多学长学姐都是这么做的。

档案丢失补办很麻烦

一般情况下,个人是看不见自己的档案的。那么,档案里都装了些什么呢?其实档案就好像是人的身份凭证,里面包含了各个时期的学籍卡、奖惩证明、成绩单、工作经历、党团资料等。就是这份不起眼的档案和大学生今后的就业、学习等息息相关,无论是单位选拔、评职称还是考研、出国等都离不开它。但是,这么重要的东西,却往往容易被学生们忽略。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不大在意档案,其原因主要是对档案认识不足。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小王说:“现在对档案的事情不大关心,主要是毕业离自己还比较遥远,对档案什么的也不大清楚。

据记者了解,如果档案丢失,补办是十分麻烦的。一般从大学开始,将学历、成绩单、劳动合同等材料补齐。但是,如果部分认定材料没有了,当初的经办人也难以找到,就很难办理了。所以保存好自己的档案非常重要。南昌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耿同学说:“再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现在特别关心档案的事情,之前听学长学姐们说毕业后档案很重要,一定要重视。

档案“失联”该咋办?

档案丢失又该去哪儿找回呢?“回学校查。”南昌大学学工处的王老师向记者介绍说,学校是学生档案始发地,每份档案的转入和转出都会有详细的登记。

同时,王老师告诉记者,如果毕业生毕业后工作未落实有三种方式可存放档案:一是可以将档案暂存学校,两年择业期结束,学校会将档案返回原籍;二是可以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进行档案的挂靠,期限也是两年,找到工作后要及时办理就业手续;三是无论是否参加工作,都可以将档案放回原籍人事局或人才市场,如果找到工作,单位可发函将其调出。

针对以上问题,王老师建议:一是毕业生应该按照学校的统一流程,办理相关的毕业手续,特别要关注自己的档案存放在哪儿、档案的去向、是否从学校提走等;二是要明确档案的重要性,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