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散文获奖 自认写诗"是个误会"(图)

08.03.2014  16:48

  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出

  刘亮程、周同宾和蒋韵等10作家的作品获奖

  写小说的毕飞宇拿了散文奖

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出

  刘亮程、周同宾和蒋韵等10作家的作品获奖

  昨日,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奖礼在郑州举行,毕飞宇、刘亮程、王小妮、周晓枫和周同宾等10位作家的作品获得“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文/图

  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评选活动由河南省文联、《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评委多为鲁迅文学奖评委、茅盾文学奖评委,以及散文界资深主编、作家。

  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刘亮程的《新疆无传奇》、王小妮的《我们的存在感》、周晓枫的《盛年》、周同宾的《1973年的一次下乡》、蒋韵的《豆蔻年华的微笑》、詹谷丰的《书生的骨头》、塞壬的《悲迓》、东珠的《胡枝子》和小七的《我只是找我的牛羊》等10篇作品获得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

  《散文选刊》杂志社副主编乔叶称,获奖者作品风格各异,较为集中地展示出作家们在散文领域里对生命、自然、人生等方面所进行的真挚抒写与深刻剖析,诠释了文字永恒的真谛。

  在散文高峰论坛上,获奖者就散文写作发表各自的真知灼见,王小妮说:“我之所以写作,是自己需要写,写散文非常随意自在,我喜欢这种状态。每个人要写纯粹的真实的东西,散文不能僵化、虚假,那样的话,人不死,散文会死的。

  周晓枫认为,小说对偶然性的依赖性大,而散文是“有了身孕”到产房。写作者要克服夜盲症,要具备散文中的眼光,这样眼里才有东西可写。而塞壬则表示,他会把魔幻带到散文中,因为魔幻在现实中是存在的。

  来自新疆的小七说自己的写作来自于唠叨,她幽默地说:“我喜欢唠叨,小鸡听到也要一哄而散。这次获奖,是让全国读者来听我的唠叨。

   ■专访

   毕飞宇:江苏作家应向河南作家致敬

  获过两届鲁迅文学奖的毕飞宇,2011年凭借《推拿》再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他以与张艺谋合作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声名鹊起,但他对这段经历三缄其口,从不以“老谋子”说事儿。一直以小说家面貌出现的毕飞宇,这次却以散文获奖者的身份亮相,这位“明星作家”刚露面便被许多记者盯上了。

   散文是个可怕的东西

  据说,毕飞宇写诗歌时是长发飘飘的样子,后来改写小说才剪掉了长发,成了现在的青色光头。

  为什么写诗没有继续下去?毕飞宇认为自己写诗是个误会,“写诗需要具有别样的才华,我不具备,诗人与小说家是两个不同的脑子。

  不过,由于毕飞宇在诗歌上花过工夫,在小说写作上,语言始终保持着小说的诗性。即使现在小说写到这个份儿上,毕飞宇对诗歌还是抱着敬畏的态度。

  关于散文,毕飞宇这样诠释:“散文是个可怕的东西,写散文需要暴露自己,但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愿望,所以写散文要放弃虚构,还要控制情绪,掌握好节奏。

  “好的艺术家是一辆汽车

  “所有的作家都有一个天然的敌人,这个天然的敌人就是作家的情感。要解决好如何放、如何收的问题。”毕飞宇这样比喻,“好的艺术家是一辆汽车,能源是汽油,但它需要把控自己,不能情感失控,要让别人看到它的速度,漂亮的造型。艺术家的道德就是控制它,使作品符合规范。

  谈到河南作家,毕飞宇笑言:“河南作家队伍是庞然大物,一代又一代有影响的河南作家出现,传统与现实结合得很好,江苏作家应向河南作家致敬。

  毕飞宇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和话剧,但他对改编看得相当开,“好的父亲在女儿结婚后,一定不会干涉女儿的生活,不会给自己找别扭。小说是我的,其他是别人的,这就够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