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在苏联时毛泽东曾找老师为其补习传统文化

19.05.2015  13:05

  核心提示: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系统教授学生们科学文化知识,但按照苏联儿童院的规矩,学生生只能讲俄语,虽然儿童院也开设了外语课,但官方指定的是德语,并没有中文。这让身在延安的毛泽东很不安。他向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派驻机构发出指示:孩子们的教育必须纠偏,要全面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毛岸英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张征,原题为:《毛岸英在苏联时毛泽东曾找老师为其补习传统文化

  5月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隆重举行。

  70多年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人都将子女送到苏联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生活、学习。他们中的很多人与苏联人民一起经历了那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中国孩子中,毛岸英年纪较大,也只有14岁,学生们选他做了学校的共青团书记。因为年少赴苏,毛岸英的俄语非常流利。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毛泽东曾一度担心身在异国的儿子因为“喝洋墨水”而忽视了中文学习,为此专门给他找了一位中文老师――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教导主任郑一俊,在课余时间给毛岸英补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1944年毛岸英以见习生的身份加入了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坦克部队奔赴波兰、德国边境。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接见了毛岸英,并把自己的手枪送给了他。1946年毛岸英回国,他的传统文化知识让父亲毛泽东欣慰不已。在战争年代,身处异国他乡,毛岸英不仅没有荒废中文,而且还打下了不错的传统文化基础,不能不说这里面包含着郑一俊的功劳。

  1936年,14岁的毛岸英赴苏联留学,在苏联的整整十年中,毛岸英与苏联人民一起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提起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在苏联的那段生活,不少人会提到一位无微不至照顾他们的开国上将杨至成,毛岸英在杨至成上将归国前夕对他说,“杨叔叔,绝不要忘记我们在莫斯科的同居。

  但在苏联留学时期,毛岸英还有一位特殊的中文老师郑一俊,他的故事鲜为人知。1946年毛岸英回到祖国,毛泽东同其彻夜长谈,让毛泽东感到满意的是,年轻的毛岸英虽然久居苏联,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很扎实。毛泽东也因此记住了给予毛岸英巨大帮助的郑一俊。事实上,郑一俊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元老级人物,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先辈。

  国际儿童院只教俄语德语

  毛岸英、毛岸青兄弟1936年来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当时毛岸英14岁、毛岸青13岁。兄弟两从小与毛泽东聚少离多,少年时又远赴异国,毛泽东对兄弟二人的学习情况非常挂念,毛泽东曾给两兄弟写信:“岸英、岸青二儿:你们上次信收到了,十分欣喜!你们近来好否?有进步否?我还好,也看了一点书,但不多,心里觉得很不满足,不如你们是专业学习的时候。为你们及所有小同志,托林伯渠老同志买了一批书,寄给你们,不知收到否?来信告我。下次再写。祝你们发展,向上,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