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门票乱涨价,景区“背黑锅”?
端午小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人数增加,景区门票价格又一次受到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7地超过20家景区纷纷表示涨价。其中不乏公开违规涨价,有景区为了规避监管则实行“打包加价”,部分“超标”幅度达40%。(6月22日新华网)
旅游法规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6个月公布。然而,不少景区的门票想涨就涨。比如,秦皇岛市今年3月召开听证会,4月1日起就火速提价,将原本旺季30元、淡季10元的长寿山和五佛山森林公园景区,“打包”为旺季80元、淡季40元的长寿山·五佛山森林公园景区。门票乱涨价,板子到底该打谁?
景区无疑是罪魁祸首。除了公开违规涨价,不少还乱涨价。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门票价格在50元以下的,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5%;50元至100元的,不得超过30%;100元至200元的,不得超过25%;200元以上的,不得超过15%。然而很多景区,“超标”幅度高达40%;根据甘肃省发改委近期做出的正式批复,从今年10月10日起,麦积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将从70元上调至旺季110元,涨幅更是高达57%。
景区门票涨价,有时也属无奈。景区改造升级、提高服务质量需要成本,而门票涨价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并不由景区支配。据峨眉山A的年报披露,游山门票扣除各项税费后的50%左右要上缴峨眉山管委会,此外还需从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5%和3.5%作为“景区新农村建设资金”和“景区专项资金”,其余的才计入景区门票收入。景区门票虽然涨了,其实大部分红利被地方政府拿走了。
此外,相关企业也不会闲着,也要从门票中“抽成”。比如,张家界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和峪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就要分别从张家界的门票中提取2.5元的索张公路建设费和7元的峪园公路建设费,而这两条道路并非景区内部道路;省澧水公司还要抽走2元的“防洪水利建设费”。
门票乱涨价,很多时候是景区“背黑锅”。其实,乱涨价的板子既要打景区,更要打在地方政府身上,还有打在“揩油水”的企业身上。对于景区门票乱涨价的行为,地方价格监管部门必须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严格依法办事,对于失职、渎职的监管部门也应进行相应处罚。同时,国家还应制定统一的景区门票收入使用规范,避免公共景区沦为地方政府的“小金库”,成为相关企业的“摇钱树”,而门票涨价最终只让景区“背黑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