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与发展并重 和谐伴征地前行

31.05.2016  19:18

6年前,鹰潭市委、市政府按照“一江两岸、一体两翼、四区合一”的战略决策,强力开启了“打造城市客厅,建设美丽信江”的开发之路。作为鹰潭城市建设的主战场,经过6年奋战,信江新区迎来了凤凰涅槃般的巨变,昔日低矮的村舍换作了林立的高楼,泥泞的小路变成了通达的大道,昔日的农民提前实现了小康跨越,人人住上新房,户户都有百万资产,沉睡的黄土开始涌动着人气和商机。在这6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国土部门始终把“尽职尽责保护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勇于探索、精益求精,逐步开创了一条阳光、透明、具有信江特色的和谐征迁之路。

——机制创新,形成合力。 构建了党工委领导,管委会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新机制。一是工作责任机制。建立了“一个征地拆迁项目、一名县级领导挂点、一个工作组、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做到工作不结束,人员不解散。二是工作调度机制。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六年来始终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征地拆迁工作调度会,从未停止。调度会对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做好工作部署,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三是工作问责机制。将征地中的告知、确认、听证、报批、公告、签订协议、征地款分配、社保安置、净地交付、社会稳定、矛盾纠纷等工作进行细化到人到时间,对未按要求完成做好相关工作的实行通报,诫勉谈话、组织调整、行政处分等问责措施。

——高效配合,多措并举。 一是严密防控。城管和国土部门对城市规划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周边地区实行24小时巡查,违法行为发现一起,制止一起、查处一起,杜绝了抢栽抢种、违法抢建现象发生。二是国土部门与被征地乡办、征地工作组、村组干部在征地动员、调查确认、走界确权、洽谈补偿的每一个环节,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三是社保部门着手对符合参保条件的被征地村小组办理失地农民社保有关工作。四是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力量。让村民理事会中的老党员、老干部积极参与到征地拆迁工作中来,从而引导村民理解并支持征地拆迁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 程序规范、“阳光”征地。 在实施征地过程中,该区严格推行“三到位”。一是征地程序到位。所有的征地项目均严格履行了法定的征地告知、确认、听证程序、征地程序,所有项目征地最少要开三个会,张贴两次公告,现场走两次界。二是补偿标准到位。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该区根据省政府《关于公布全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赣府字[2009]22号)文件精神,在2009年、2010年、2011年、2015年先后四次调整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标准之高列全省第二,切实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三是征地款拨付及时到位。考虑到征迁资金的拨付需要一定的周期,该区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建立了备用金制度,大大提高了补偿款的拨付时效,将原本需要2-3个月的拨付时间,缩短在1个月内。补偿款拨付到位后,通过工作组指导理事会快速制定合理的征地款分配方案,确保补偿款及时分配到户,同时对有需要调整责任田的村小组,及时跟进,指导理事会制定方案,调整到位。

——政策引领,贴心细致。 一是在全市率先开展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已有38个村小组基本完成失地农民社保工作,纳入省级统筹的有9000余人,参保率达86%。现纳入省级统筹的近3000余人每月最高可领取养老金1200元,最低800元。二是实行过渡期生活保障制度。根据2010年出台的《关于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过渡期间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对净地交付后失地的农民,按被征收耕地每年1500/亩的标准发放5年过渡时期生活保障费。截止目前,对信江新区22个村小组1万余名被征地农民纳入过渡时期生活保障体系,发放过渡保障费6500万元。三是实行留地安置。本着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该区首批符合条件的夏埠、茅源等17个村小组留用地工作正在开展,经市政府批准的三产用地500亩全部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内。由政府统一搭建一个融资平台,集中捆绑开发,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分年度、分片区有序实施。在未来几年开发建设成后,留用地安置到位后,可有效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