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照亮小康路
积极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全面推行“三房合一、租售并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实现9个设区市到南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集中精力抓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百姓冷暖。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条条细致入微的惠民措施,彰显的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就业质量更高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早在年初,省委、省政府就承诺,今年筹集财政资金约7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76件实事。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20.8%、23.6%和47.9%。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157元,实际增长7.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6664元,实际增长10.1%。
就业,是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的关键。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城镇新增就业45.02万人,同比增长7.25%,提前3个月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25万人,其中七成在省内就业;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75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6.6万人次,带动就业29.9万人次。
省委书记强卫十分牵挂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专门与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起研究解决办法,还和大学生进行网上视频交流,勉励广大高校毕业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省人社厅实施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为困难大学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年底前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中。
江西财大应届毕业生万师云就曾领到800元的求职补贴。她说,这笔钱足够支付她一个月的生活费。现在,她已在南昌一体检站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截至10月15日,我省2013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已达89%,高校毕业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着人生价值。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速,圆中低收入家庭安居梦
保障房承载着中低收入家庭的安居梦,是迈向“住有所居”的重要一步。今年前三季度,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32.1万余套,开工率达99.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基本建成21.5万余套,提前3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了保障--江西在全国率先出台“三房合一、租售并举”制度,将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三房合一”,统一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推行“租售并举”;出台了《江西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专门对保障房的选址、户型、配套设施等提出了要求;出台了《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融资平台,统一向金融机构融资300亿元,分借给各市县用于加快棚户区改造。此外,我省还开展了全省“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需要调增了9.6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民生工程,又是发展工程。九江市提出,只要在九江就业创业,就能在九江安居乐业。九江市房管局副局长王叙宇告诉记者,近三年,九江市保障房建设数量每年都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保障房小区选址考虑了周边环境、学校、医院等,每个小区都有幼儿园,尽可能满足入住群众的各项生活需求。
社会保障系统日趋完善,养老就医就学更便利
没有民生的切实改善,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正从人民群众的愿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今年,省人社厅大力推动全省参保扩面工作。到9月底,全省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751万人、1460万人、268万人、422万人和212万人,参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744万人,参保率达到92%。
我省不断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便群众就业、养老、就医、就学。今年,我省上调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45.1%;养老金直发覆盖全省,直发率达97%,每年可为离退休人员节省手续费近2000万元;9个设区市实现了到南昌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南昌实现了到广州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刚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江西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规定》要求,义务教育不能分设重点校和非重点校、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小学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居民过上了更有保障的生活。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增加165.36元,达1672元;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手工业联社大集体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的养老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05元;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每人每月400元与200元,还连续三年发放了元旦春节一次性生活补贴……
一项项民生举措陆续推出,犹如一束束灿烂阳光,温暖了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