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温度 幸福刻度

18.04.2022  20:43

  孩子在家门口入园,保教费又降了,家长喜孩子乐;老楼加装了电梯,老人不再“望楼兴叹”,满脸洋溢着笑容;拿到工资条,收入又增加了,心里乐滋滋;药品又降价了,看病不再难不再贵,负担更轻松了……一张张幸福的剪影,构成了一幅“幸福江西”的精彩图景。一件件可触可感的民生实事,给赣鄱儿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我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幸福江西”建设,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铺成就业幸福路

  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完成年计划的126.4%。就业稳,离不开就业政策的持续加力。我省编制完成了“十四五”促进就业规划,持续落实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等政策措施,让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每天早上,会昌县西江镇饼丘村村民胡园娇准时骑车来到西江镇鞋厂上班。“在这里上班离家近,工资也不低。”胡园娇熟练地做着鞋面,说话间脸上笑开了花。为保证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2016年,胡园娇脱贫后被推荐到鞋厂上班,每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

  2021年,会昌县在原扶贫车间的基础上,建成乡村振兴产业基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挣钱持家两不误。目前,基地已入驻服装、鞋帽、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19家,带动就业1500多人。这是我省促进群众就业的一个缩影。

  我省统筹做好农民工、脱贫劳动力、退捕渔民、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2021年全省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60.39万人,帮扶135.3万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退捕渔民转产就业5.19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劳动就业人员增加的背后,是我省大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稳定就业基本盘。2021年,全省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23.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3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11.9亿元。一系列促就业政策的实施,确保了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饭碗端得稳,腰包也鼓了起来,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达到30610元,增长9.3%。

   织密民生保障网

  前些天,手机弹跳出来的一条新闻让鄱阳县丰镇乔木湾村的吴名友高兴不已:“养老金又要涨了!”一个“”字,道出了我省养老金即将迎来“18连涨”。

  吴名友靠种田为生,饶丰农场改为饶丰镇后,他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养老金从最初的每月300多元涨到现在的2000多元。“老两口每月收入近5000元,衣食丰足。”吴名友乐呵呵地说。

  目前,全省领取养老金人数有520.72万人,养老金连年上涨,让老年人的生活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社保覆盖面更广了,医保水平更高了。家住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的罗惠良2021年生了场大病,医疗费用高达60多万元,经医保报销后,个人还需承担20余万元。好在罗惠良为自己购买了南昌惠民保,这次治病为他赔付了10万余元。南昌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涂小凤介绍道,南昌惠民保进一步提升了参保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我省还积极与国家医保局对接,主动参与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截至2021年底,已结算跨省异地就医94.01万人次,发生医疗总费用180.44亿元。一系列保障政策不断完善,织就了更密更牢的民生保障网。

  改出百姓新生活

  萍乡市湘东区昌盛社区是原国有企业萍钢公司的工矿小区,湘东区把其作为老旧小区“改造一步到位”的试点小区。2021年,随同弱电下地工程同步推进的还有污水管网改造、沥青路面铺设、路灯安装、绿化带翻新等工程。

  “我们原本打算把老房子卖掉,老旧小区改造后,还加装了电梯,就又搬回来住了。”看着即将投入使用的电梯,居民郑水仔十分高兴。

  湘东区是赣西工业重镇、江西省工业发展十强县区。作为重工业城区,部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设施老化、环境差,没有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影响居民生活品质。这两年来,湘东区投资改造老旧小区住宅楼170栋、惠及4394户,改造后配套功能更加完善,空间布置更加合理,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生活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湘东区老旧小区的嬗变,是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仅2021年,全省就改造老旧小区住房11.02万套。

  不仅是老旧小区改造,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用心用情用力办好51项民生实事,大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741.3公里,启动1.9万个新农村建设点的整治建设工作,增加城市停车位21.86万个,16座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全部完工……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省将进一步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加民生福祉,让更多的温暖流淌进百姓心里,描绘着更加生动的幸福图景。

  江西日报首席记者 余红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