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肥有新篇

31.10.2016  20:33

2011年,一个专家组走进南昌县向塘镇高田村礼坊自然村,改变了村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水稻水肥管理模式。从最初的抵触,到如今的接受,5年来,农民的稻田灌溉施肥方式更加科学和环保。塘水清了,村庄美了,小小村庄的变化背后,是我省为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所做的实践探索。

长期以来,鄱阳湖流域及南方一些灌区,水稻种植多采用传统的淹水灌溉方式。然而,水稻是耗水耗肥较高的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又相对较低,氮肥、磷肥就这样顺着地势流出稻田流入沟塘湿地系统,最后汇入鄱阳湖。近期鄱阳湖水量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灌溉耗水过大造成流域水资源消耗过大,农业面源污染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日渐突出。

10月中旬,记者随着礼坊村50多岁村民汪金凤走进她家的农田。10多亩水稻已结出饱满的稻穗,随风点头。稻田旁是一条宽约1米的水沟,沟里种着紫芋、菖蒲、香根草等湿地植物,净化着从田里流出含氮磷成分的水,沟的末端安装了控水三角堰,控制排水流速,拦蓄农田排水。汪金凤指着远处的水塘告诉记者:“种田方式我说不上有什么不同,但我们村里真的变干净漂亮了!

汪金凤所指的水塘位于村子中,呈细长条形状,约6亩大小。以前,各家各户的稻田排水流经这里,因为氮磷含量不断增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质发绿发臭。如今,这片水塘清澈见底,水塘中间还种上了莲藕、风车草、美人蕉等湿地植物,倒映在水中,十分漂亮。

这些变化源于2011年省水利厅中美国际合作项目——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省灌溉试验中心站联合武汉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共同完成。项目专家组选取了南昌县向塘镇高田村礼坊自然村作为示范点,村子里300多亩稻田和近100户村民参与进来。

刚开始,村民不太了解这个项目。为了节约灌溉用水,灌水方式由淹水灌溉变为干湿交替的间歇灌溉;为了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施肥方式由两次增加到三次。这些方式的改变,增加了工作量,也是这片从不缺水的赣抚平原灌区村民想象不到的。另一方面,水沟、水塘通常任其自然变化,除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清一下淤泥,专家一来村里就将水沟、水塘翻修整理,种上湿地植物,安装了控水设备,这些举措在村民眼里也认为是多此一举。

还鄱阳湖‘一湖清水’,这些道理村民听不懂。但是,专家带领大家做,村民看到环境变好了,收成变多了,慢慢就接受了专家的做法。”村主任刘保明坦言,改变农民的灌溉习惯和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并不容易,但是,目前村民都非常支持这些做法。这离不开项目专家组做的大量工作:项目进行5年来,办班累计培训1000余人,除了技术培训,还增强了农民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今年10月16日,鄱阳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在验收会上,项目组提交了这样的成绩单:与传统模式相比节水10.4%,增产6.5%;总氮减排46.4%,总磷减排57.9%,节水、节肥、节药、增产等综合效益达每亩350余元。

项目通过验收,是我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结出的一枚硕果。同时,它犹如一粒种子,孕育了更多果实。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告诉记者:“生态保护是公共事权,涉及农民等非政府机构时,如何让他们愿意承担责任,这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认为,这是项目从更广泛的领域和视角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这个项目还将继续开展实施效果的监测和更大范围的技术推广应用。对于未来,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站长助理才硕告诉记者:“江西是农业大省,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最大,这个项目对我省的实用价值很高。随着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这项技术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金色的稻浪涌起,汪金凤在稻田里查看晚稻的成熟情况,估算着收割的日子和今年的产量,她也开始有意识地按照专家所教的方法灌溉施肥。虽然她对专家讲的道理仍然很懵懂,但是今年的稻子长得比去年好,笑容在她脸上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