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发展马铃薯产业:克服短板,扬优成势

21.03.2016  08:34

(江西广播网3月21日)近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三成的马铃薯成为主食产品。2015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只有17.9万亩,总产量7万吨,规模小,产量低,马铃薯加工能力弱。作为马铃薯产业开发推进省份之一,江西如何策应国家产业政策,克服短板,扬优成势,促进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江西台记者李俊报道。

  春耕备耕时节,泰和县沿溪镇仓岭村村民陈忠平承包的15亩丘陵地转租给县农技服务中心种马铃薯。(出录音)
往年我这里的土地,种完水稻都是闲置的,今年农技服务中心在我这里试种那个马铃薯,成功的话,我也会跟着种起来。
省农科院博士冀建华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每年有800多万亩冬闲田和200万亩中稻田适宜种植马铃薯,发展潜力巨大。(出录音)
我们江西有大面积的旱地红壤,另一个我们可以大面积利用我们的一季稻或双季稻以后的冬歇田来种植马铃薯。
但省农业厅粮油局统计,2015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只有17.9万亩,总产量7万吨,不仅规模小,产量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汤洁认为,江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要想从国家推行的主粮化中受益,还要解决加工和品种选育两个短板。(出录音)“加工业还是比较滞后,新品种选育那块也是瓶颈。加工的主粮化,淀粉含量要高点,江西现在目前种植品种14%-16%,专用型品种选育还要加强。
如何解决马铃薯育种短板,我省鼓励各地引进改良马铃薯新品种,建立种植基地。泰和县今年引进一级脱毒马铃薯品种,产量将实现新突破。泰和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戴亨仁:(出录音)“我们就想尽办法从国家级育种基地,调进了一级脱毒薯种,产量水平从2吨上升到3吨。
此外,为了提高江西马铃薯加工能力,去年8月,省农业厅投入资金500万元,确定江西省春丝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益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为马铃薯主粮化试点企业。目前,企业研制的马铃薯面条和米粉已经投入南昌市场,江西省春丝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李长安表示,由于南方习惯食用纯面粉或米粉做的面条和米粉,新产品还需要时间来接受。(出录音)
在当地卖的话还比较好卖,但关键存在怎么走出去,市场竞争激烈,习惯不一样。
农业专家表示,加工能力和品种选育这两个短板解决后,以我省区位优势,发展马铃薯产业在江西还是大有作为的。(出录音)
尤其是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这样我们加工出来的产品很方便销售,所以江西省种植马铃薯前景还是很好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