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奏响赣南振兴发展“好声音”

14.03.2014  10:41

    3月13日,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江西省今年将奏响赣南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好声音”,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对口支援等方面将有一系列动作。其中,将解决4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鹰瑞梅铁路建设等。

    解决4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江西省将优先支持赣州市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不通电或低电压等突出民生问题基本解决到位,完成赣州剩余的14.28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以及剩余的40.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推进25户以上自然村通组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同时争取全面实施《江西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突出抓好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进一步缩小原中央苏区贫困面。

    加快推进昌吉赣客专建设

    今年,将紧紧抓好昌吉赣客专、赣深客专、鹰瑞梅铁路和出省高速公路通道等制约发展的主要经济大通道建设,步步跟进不放松,力争早建设、早见效。同时推进华能瑞金电厂二期、抚州电厂和抚州至赣州东(红都)500千伏线路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能源保障供应能力。还将推进上犹江引水、廖坊灌区、四方井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饮水安全和农业生产。

    中央单位对口帮扶有结果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实施方案,明确了52个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任务。截至今年2月26日,中组部、国家发改委和37个对口支援单位已全部派出调研组到赣州18个县市区开展对口支援专题调研,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粮食局、民政部等17个部委出台了具体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或实施意见。

    中宣部、工信部、公安部等一些部委明确表态,在宣传文化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生态补偿、加工贸易承接地建设、扶贫攻坚、粮食流通、高新区升级、金融创新、教育改革、两岸空中直航航点等方面给予赣州先行先试政策。交通运输部、民政部、国家安监总局等部委明确将在铁路建设、国省道项目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能源装备生产基地建设、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建赣州综合保税区等九个平台

    江西省将抓好赣州综合保税区、赣州“三南”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示范地、吉泰走廊、赣闽、赣湘开放合作创新区等九个区域发展平台建设。

    同时,加快推进赣县、吉安等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瑞金、上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赣州、新余统筹城乡发展综合试验区等支撑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平台的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加快推动赣州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江西省将积极推动开展央企帮扶活动,争取出台央企帮扶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建立央企对口帮扶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机制,推动央企在苏区布局更多的大项目。

    结合原中央苏区钨、稀土精深加工和高端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轻纺等特色产业优势,通过省市联动方式,在沿海地区举办专题产业招商会,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型重大项目。

    江西省还将确定50家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内的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支撑。重点抓好国家级南方离子型稀土与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钨新材料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南康家具产业基地、吉安电子信息、抚州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转型发展平台建设,加快推动赣州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中国汽车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转型项目建设,力争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来源:江南都市报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