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位于县城西南24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亩,全村8800余人,近三成是贫困人口。
今年3月,村民宋建辉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村头开了个电商便民服务站,村里年近六旬的贫困户宋有亭便把自家产的毛芋仔拿到了服务站。“毛芋仔在市集上每斤卖1.5元,在网上能卖到每斤3元,前几天我刚卖出去20斤。”宋有亭高兴地说。
“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等服务,目前上线的农副产品有农家自产的土鸡蛋、红薯和芋头,以及野生茶菇、手工麦芽糖等。”宋建辉介绍,服务站可为村民开展农副产品代销、小额取款、代缴水电费、快递、手机充值等业务。开业一个多月来,服务站帮助村民代购代销270余笔,累计交易金额3600多元。
除了电商服务站之外,宁都县还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在县城建立县级运营中心,在乡村设立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站,并在其相关电商平台开展宁都产品在线销售;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宁都生鲜农业“京东产地直供”“京东产地直发”电商基地;与飞天麦光光集团合作,建设乡级电商服务分中心4个、村级服务站21个。
在宁都,“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小布岩茶、宁都肉丸、大沽野生山茶油等土特产长期“深藏闺中”。今年以来,宁都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电商、孵化电商、服务电商,使电商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推手。如今,农村土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平台,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揭晓鸿介绍,宁都县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广泛开展贫困户电商技能培训,提供“雨露计划”资金补助;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
今年18岁的廖竹生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先天疾病,他的双手手腕无法伸直,属于三级肢体残疾。贫困的家境、残疾的身体曾让他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如今,他坐在电脑前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去年10月,廖竹生报名参加了宁都县电商产业园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随后在当地政府帮扶下,开起了一家名叫“布潮行专柜”的布鞋分销网店。如今,廖竹生靠网店每月可赚到3000元。他激动地说:“做梦也想不到我能自食其力。”
据统计,自开展电商扶贫以来,宁都全县共注册网店1000多个,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2014年全县实现网络零售总额近6亿元,同比增长47%。同时,宁都县贫困人数由2012年的21.3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12.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3.8个百分点。
在我省,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正依托“互联网+精准扶贫”,带领贫困群众走出贫困,奔向小康。
在于都,政府通过设立电商孵化基地,实行“免费注册、免费提供场地、免费提供信息、免费培训人员、免费提供网络、免费提供水电”六个免费政策,吸引小规模农特产品企业、优势行业电子商务企业入驻,扶持壮大扶贫产业;对有意愿开展村级淘宝服务点的扶贫对象,县里鼓励其“触网”,优先安排其建设村级淘宝服务点,并提供免费培训,优先安排创业贷款。在已开设的39个农村淘宝服务站中,19个是贫困村。截至今年7月20日,全县村级服务站共成交订单4万余笔,成交金额500余万元,带动了一批贫困群众脱贫。
在余干,芡实产业优势明显,也是主要的扶贫产业,但是销售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该县通过打造“互联网+芡实”,与中国网库集团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将芡实推向网络,实现线上与线下立体式交易。
“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交易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将农村贫困地区位置偏远的劣势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进行互补,可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多次参与扶贫调研的余干县国税局局长吴正学说,受地理因素影响,一些地区物流体系及相关配套设施还不健全,电商扶贫的应用领域和能力还有待拓展和提高。他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扶贫对象的培训力度,同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陈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