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农人“慧种田”
4月11日上午,南昌县蒋巷镇艳阳高照,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路通渠连。一台台插秧机、旋耕机在田野上轰鸣,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春耕的热度正和气温一样持续攀升。不过,除了操作机械的工作人员外,田间地头却几乎看不到农民的身影。
在一台运用辅助驾驶技术的自动插秧机上,农民刘国威正在熟练地进行作业,不一会儿,稻田里就竖起了一排排整齐嫩绿的秧苗。春耕期间,刘国威在农业龙头企业——南昌大田农社帮工,每天能完成插秧作业50亩,月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此时,南昌大田农社生产负责人肖继人正坐在智慧物联网系统监控室里,查看当天的生产进度和农田土壤状况。该公司在蒋巷镇土地流转的水稻田面积已达1.36万亩,通过应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生产一线聘请的作业人员不过寥寥数十人。
高标准农田如今已是我省春耕生产主战场。近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一块块小而散的易涝低产田改造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连片高产田,全省建成面积已达2622.7万亩。
在产粮大镇蒋巷镇,七成农田如今都是高标准农田,并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通过土地集约化经营,农业科技赋能,一块块水稻田正在成为江西新农人的聚宝盆。
高标准农田,科技增收,农机应用,江西春耕生产的新亮点让人目不暇接。如今,我省各地纷纷不误农时“保面积”、千方百计“增效益”、多措并举“提单产”,处处可见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今年,全省早稻意向播种面积1830万亩,比上年增加1.8万亩。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江西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3.21%的粮食。2021年,我省粮食种植面积5659.2万亩,产量438.5亿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其中,早稻产量134.6亿斤,比上年增加5.3亿斤,占全国增量的36.6%,增幅居全国第一。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向全省传导鲜明的抓粮稳粮信号。今年3月,我省印发《关于全力以赴做好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快提升粮食单产,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已安排播种面积5659.3万亩以上,其中早稻种植面积达到1830万亩以上,保证粮食产量439亿斤以上。
抓住了早稻生产,就掌握了全年粮食生产主动权。去年秋收一结束,江西早谋划、早行动,聚力打好冬前翻耕“先头战”和集中育秧“攻坚战”——全省已翻耕冬闲田约1100万亩;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8个,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217个,累计服务小农户面积达2500万亩次。
为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我省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政策,下达各类支粮助粮资金76.3亿元。
“各类种粮补贴加起来每亩有130多元,我们大面积种植成本低,如果市场行情稳定向好,早稻的收益还是有保障的。”肖继人给记者算了一笔“种粮账”,对今年的收成表示乐观。
农机和农资服务也是春耕生产的重头戏。今年以来,我省已准备农机具65.5万台(套),指导农户维修38.28万台,化肥商业储备达66.4万吨。
4月11日,在万年县梓埠镇河东村,在农机维修小分队的帮助下,种粮大户胡祥北修好了自家的农机,开始下田插秧作业。春耕期间,万年县派出多个农机维修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帮农户排除农机故障,共检修、保养农机具326台(套),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当地还出台政策,对100亩以上早稻机插示范点按100元/亩标准进行补助,有效提高了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目前,江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82%,居全国前列,确保粮食安全更有底气。
在推广农机应用的同时,我省还不断深化“科技特派员+”行动,连片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开展集中育秧,解决双季稻及油稻种植茬口难题,积极突破水稻生产瓶颈;大力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单产增总产。
从“会种田”到“慧种田”,江西新农人在春耕生产一线大显身手,处处涌动着蓬勃的活力和崭新的气象。
江西日报记者 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