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生态文明建设是民心工程

16.12.2014  17:45

  日前,国家正式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这是我省第一个全境列入的国家战略。面对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的示范定位,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认真思考,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我们应该如何做?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好生态文明之路,关键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不能再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着眼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可以说,生态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人们可以不住高档别墅、不开豪华轿车、不吃山珍海味,但是一定要喝干净的水、吃安全的食品、呼吸清新的空气。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这让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改善环境的期望值也日渐高涨。有人说,30年前人们求温饱,现在要环保;30年前人们看重的是物质生活,现在看重的是生态环境。这话折射出人民群众的期待。如果再走“先破坏、再保护”的老路,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也是民意所在。”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开创性的生态工程和基础性的发展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这项民心工程,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密不可分。建设好这项民心工程,才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为老百姓造福。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要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任务复杂而又艰巨。为此,我们要大力倡导绿色发展观,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让生态文明观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努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要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完善法律制度,严格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严查一切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全省上下齐心协力,让好政策落地,让好项目生根,让江西的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手中的“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坚持。只有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把生态文明观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江西才能健步走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骆辉

   http://www.jxnews.com.cn/jxrb/system/2014/12/09/0134847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