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八十载 砥砺奋进谱新篇
日峰呈祥,黎河欢歌。正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之际,原中央苏区全红县——黎川迎来了闽赣省革命委员会、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的喜庆日子。
80年前,黎川儿女在这片红土地上浴血奋斗,前赴后继,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贡献力量,彪炳史册。1933年5月,闽赣省工农兵临时代表大会在黎川湖坊墟召开,正式成立闽赣省革命委员会;1933年5月,正式建立闽赣军区指挥机关;1933年12月,闽赣省第一次苏代会召开,正式宣告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成立;1949年5月,黎川全境解放;1949年7月,黎川县人民政府成立。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黎川干群发扬苏区精神,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五大战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1至9月,该县生产总值达到30.96亿元,同比增长10.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收入达7.02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4亿元,同比增长19.2%。
一个“开放、文明、发展、和谐”的新黎川,正在赣闽边际地区快速崛起。
三大产业引领工业升级
拥有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5个省陶瓷名牌产品,50多家陶瓷企业入驻,12家陶瓷企业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50多个省优、部优日用瓷新优产品;拥有国际品牌女鞋“达芙妮”、运动休闲鞋“安踏”等产品;豪丰、中旺等新型材料产业入驻,形成了一个具有黎川特色的新型塑料产业园……被评为省级工业园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业园的黎川县工业园区,陶瓷、鞋业、新型塑料三大产业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迸发出盎然生机。
黎川按照“扬优成势做强传统产业,无中生有做优新兴产业,促进工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思路,围绕陶瓷、鞋服制伞、新型材料三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引进陶瓷原料、色料、包装等配套企业20多家,引进50家潮州陶瓷企业入驻乡友陶瓷园,引进制鞋企业23家,引进服装伞厂15家,引进新型塑料企业30家。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1家,初步形成“一园三区”的发展格局。全县拥有国内最大耐热瓷生产的康舒陶瓷企业、单个企业出口量多年列全省日用瓷出口第一的环球陶瓷企业、全国最大烤鳗出口企业之一的恒兴食品公司、企业规模和生产能力亚洲第一的七星碳材企业、专业生产1000KV及以下电压高压电瓷和复合绝缘子产品的欣川电力等5个行业龙头企业。2012年该县工业园区实现产值62亿元、增长17%,纳税1.65亿元、增长17.9%。今年1至8月,实现工业产值45.5亿元、增长17.9%;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累计实际进资13.295亿元、增长7.5%。
城乡统筹比翼绿色崛起
漫步国安商业风情街,恍若置身于四季飘香的公园:耸立的高楼,精致的文化雕塑,林立的精品店,美观的风景树,芳香的花草,动听的街乐,每一处都相应成景,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城市图画。在乡村,但见乡间小路,整洁平坦;村庄新房,整齐有致;楼屋场院,绿树掩映;广阔原野,翠绿如簇;还有那饱满的茶薪菌菇,长势更加喜人……黎川围绕建设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区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生态建设和城乡发展的关系,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城乡发展秀美画卷。
城区建设日新月异。推进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味。稳步推进总投资20多亿元的43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陶瓷景观大道、新区中医院、艺术剧院、博物馆与图书馆、武装部新营房、新丰体育馆、新区小学等10余个项目已经竣工。启动了古城保护性改造工程。实施城区部分地段下水道、人行道和老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改造美化工程,完成了黎海花苑、小康新村等群众休闲中心建设。几年来,全县累计新增城市公共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达到9.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7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5.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绿地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06平方米。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围绕烤烟、食用菌、特种水产、林果等主导产业,先后形成了一批香榧种植、烤烟生产、毛竹种植等专业村。2012年,该县成功引进全国最大的香榧企业——浙江冠军集团,与其签订了30亿元的香榧产业链项目,明确了打造百亿香榧产业的发展目标。目前,该县已种植香榧6000多亩。围绕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和生态建设。熊村镇、德胜镇黎明村分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德胜镇、湖坊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熊村镇下街村、德胜镇新店村、日峰镇永兴桥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该县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1】 【2】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