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行“小丑”沪上“挑大梁” 挖掘失传剧目重登京剧舞台
“丑”是中国国粹京剧的四大行当之一,在梨园界流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如今,梨园行“小丑”却日渐稀缺。2017“小丑挑梁——京剧丑角艺术展演”1日在沪发布,中国各地京剧人齐聚此间呼吁,应给予被“边缘化”的丑行足够的重视。
京剧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丑行常以喜剧性人物出现,通过“讽刺嘻笑”的形式调节戏剧节奏,为作品锦上添花。丑行对演员的要求甚高,需唱、念、做、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该行当多为剧中的“绿叶”,当今丑角主演的剧目流传较少,使丑行演员逐渐成为了梨园行的稀缺人才。
“京剧当中,丑行奇缺,”天津京剧院艺术顾问、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孙元喜说,“有的家长不太愿意让孩子学丑行,他们都忽略了丑行是京剧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丑行不是‘丑’,而是‘丑中见美’。”
此次2017“小丑挑梁——京剧丑角艺术展演”由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京剧院当家丑角演员严庆谷策划兼主演,受张春华、孙正阳等中国老一辈丑角艺术家们的大力支持。展演将于4月开幕,剧目包括大型武丑喜剧《佛手橘》、8个妙趣横生的折子戏及两场“胡扯——严庆谷谐趣演唱会”。其中,《佛手橘》《打杠子》等都是濒临失传、经剧院挖掘整理才得以重现舞台的剧目。
“京剧鼎盛时期,以丑角为主的剧目大致有三、四十出之多,现在大部分都失传了,希望借这次展演的机会多挖掘整理一些经典老戏,推动丑角艺术的长远发展。”严庆谷说。
有着“台上武丑,台下文秀”之美誉的严庆谷曾赴日本留学研究狂言艺术,并多次应邀赴欧美讲学、演出。
当天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严庆谷表示,自己走过五大洲,每每站上国际舞台总是非常自信,“中国的京剧在世界舞台上是那么受欢迎,京剧‘唱、念、做、打’这种独特的形式是别的国家艺术很难比拟的。”
在探索梨园行“小丑”艺术的道路上,严庆谷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丑角艺术提高的空间是无限的。作为传统艺术的演员,四、五十岁可能刚刚开始进入成熟期,六、七十岁才是最好的时间,所以我的路还有很长。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吸引更多当代观众关注并喜欢上丑角艺术。”
编辑:章婧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