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理,你我不是旁观者(评论员观察)

14.03.2014  12:58

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应该尝试治理创新,每一个城乡社区都应该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个居民也应该以行动参与治理改革

怎样拆除篱笆墙、降低高门槛、消除差异化,让居民乐享其“”?如何站在创新群众工作的高度,改进信访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同时,如何降低行政成本,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作为深化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今年的两会上,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成为代表委员们最关注的话题。

”字退场,“”字登台,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跨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所以一经提出就凝聚了最大共识,正是因为它既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又是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之关键。

透过“”的深得民意,不难看出“”在转型过程中的足不适履、力不从心。几十个部门,管不好一个井盖;上百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建一个幼儿园,盖要一年批要两年;办一个企业,要书记定计划局长拉投资。一方面,“不该管的时候争着管,该管的时候跑得快”几乎成了批评政府错位的熟语,另一方面,“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好似高射炮打蚊子”则成了基层公务员们无奈的写照。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下团时的这席话,道出了“”的时代命题和创新妙义。不走出一亩三分地,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寻找思路,产业布局何谈优化,雾霾天气何谈根除?不树立法治思维,推行依法行政,怎能树立治理威信、维护公平正义?遇事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得多少人才能治得了大雨淹城?限多少号才能缓得了都市之堵?政府全都大包大揽,关起门来做决策,要有多大的力量才能赶得上瞬息万变的时代?实现由管到治的跨越,看上去只是一个字的改变,背后却蕴藏着一篇篇从垂直到扁平、从单向到体系、从命令到法治、从治标到治本、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合作的大文章。

今天中国所面对的,不仅是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更有整个社会伴随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全面转型。这样的背景下,零敲碎打、各自为政解决不了治理难题,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联动和集成中完善治理,在“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制度体系建设中克服本领恐慌。

从管到治,不能只靠中央政府决策有力,更要依靠各级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探索,并实现上下良好对接形成合力。“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是三中全会决定对治理和管理区别的解释。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每一个基层单位都应该尝试政府治理创新,每一个城乡社区都应该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每一个社会组织、每一个居民也应该以行动参与治理改革。无论体制创新还是以人为本,离开具体情况和事中之人的参与,都不可能摸索到精准有效的治理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管到治的转变过程,也是一场全社会共同投身改革大潮的伟大实践。每个人都有责任,谁都不是改革的旁观者。那种“改革与我无关,开放离我很远”的错误意识,那种只提问题不解问题、坐等改革红利从天而降的错误态度,仍是习惯于被“”所留下的思想印迹。没有众人的热情参与,善治永远遥遥无期。驶向水更深形势更复杂的改革水域,不仅需要船长勇毅笃行,更需要无数奋楫争先的水手。正如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所强调的,深化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政府尽应尽责任的同时,激活社会的创造力。人人都做治理创新的主体,人人都来为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出力献策,从管到治才能真正实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14日 05 版)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