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医调” 高质量化解医疗纠纷

06.12.2022  12:11

  东湖区作为南昌市主城区,辖区内疗资源集中,医患矛盾相对多发。东湖区人民法院立足实际情况,主动履职,依托医疗纠纷巡回法庭,与南昌地区医患纠纷调处中心深度合作,构建起“法院+医调”一站式多元医疗纠纷解决机制,促进医疗纠纷公正、高效、实质性化解,为平安医院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为辖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医疗纠纷调处现场。本报全媒体记者蔡颖辉摄

   司法服务全覆盖,当好医患纠纷化解“指导员

  医患纠纷巡回法庭充分发挥专业和经验优势,对医调中心开展点对点指导,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参与定期例会、个案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水平。巡回法庭还与医调中心共同创建了“源头介入、阳光鉴定、保险参与、诉调结合”的联合调处工作模式,将调处合力延伸至医疗纠纷发生的源头,并覆盖医疗纠纷诉调全过程,让医患矛盾不转移、不升级、不外溢,始终在诉调轨道中行进。

  患者张某平因“咳嗽、咳痰、胸闷半年余”入我省某知名三甲医院治疗,入院诊断为“高血压3级、间质性肺病”,后确诊为肺癌。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胸腔出血、心脏停搏、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在手术台上死亡。家属认为患者的死亡是医院手术不当导致,聚集到医院要求给说法。

  医院立即与东湖区人民法院医疗巡回法庭联系,请求联合调处该纠纷。巡回法庭立即通知医调中心、保险公司派员赶赴医院,同时要求医院启动院内专家讨论会诊程序,对该起医疗事故进行客观全面评估。经该院临床专家充分讨论,认为医院在对张某平的诊疗过程中,的确存在未充分考虑高血压患者手术风险,存在剥离肿瘤时不慎伤及动脉导致患者大出血的问题,应对患者的死亡负一定的责任。

  医疗巡回法庭的法官核实了患者家属的亲属关系材料、患者病历材料和医院专家讨论会诊记录,确保医疗损害事故客观真实,指导双方对赔偿责任比例进行充分协商,详细阐述了赔偿项目的适用标准,并征求了保险公司的意见,最终促成患方与医院达成30余万元的调解协议。

   司法确认严把关,当好医患纠纷化解“裁判员

  患者刘某因“孕约5周伴下腹部隐痛1周余”至我省某医院妇科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习惯性流产;具有胚胎停止发育史妊娠监督。刘某曾于2019年、2020年两次流产,提示其存在黄体功能不足。经治疗,刘某的胚胎未能保住,刘某认为是医院存在诊疗过错导致流产,遂向医调委提请调解。医方认为习惯性流产再发风险高,加之刘某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医方的诊疗行为符合常规及医学共识,不存在过错。

  医调委通过咨询专家意见认为,医方存在对习惯性流产的孕妇未尽到高度注意义务的过错,医患双方对此结果表示认可。经巡回法庭主持,医患双方达成医方赔偿患者1.5万元的调解协议。巡回法庭经审查,快速对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法院+医调”快速联动,不仅及时化解了纠纷,还降低了维权成本,让医疗纠纷的处理更加高效便捷,促进了医疗纠纷的高质量化解。

  “法院+医调”化解纠纷机制运行以来,南昌地区医调中心进行专家咨询1208起,巡回法庭和医调中心启动司法鉴定748起,医疗损害司法鉴定在医疗纠纷的化解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鉴定的专业性、程序的合法性、评判的独立性及鉴定意见说服力对医疗纠纷的有效化解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湖区“法院+医调”机制运行以来,巡回法庭与医调中心接待医患纠纷咨询3679人次,立案调解2891件,结案2817件,调解结案率达97.4%,在此期间累计受理医疗诉讼案件921件,流入诉讼程序的医疗纠纷减少了75.3%,大幅缓解了诉讼压力,涉医信访下降了85%以上,“法院+医调”解纷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