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我们残疾人的精彩”
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梅师傅机械加工维修部,笔者走进这个由聋哑人开办的机械加工厂,几个聋哑人正用手语交流,摆弄着货架上的各种机械配件。
梅师傅梅科鸿,少年时一场疾病突如其来,因到村里的小诊所打针,过度地使用了链霉素,他从此在无声的世界里挣扎。他成了一个聋哑人,但以自强自立的精神,靠自己的信念和意志,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创业路。
痛苦与刻苦并存
洋溢着书香的季节里,小科鸿由于家境贫困,父母决定让他在家帮忙。想着从此与学校绝缘,他心里非常难过,躲在房间里,三天没有吃任何东西。最后还是外婆心疼,掏出仅有的一点积蓄,送他去赣州聋哑学校读书。小小年纪的他背着干粮,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早上,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却已经在学校的操场打扫卫生了;晚上,同学们已进入甜美的梦乡,他仍在努力温习各门功课。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和勤快,每年都获得“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的荣誉,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转眼到了毕业时间,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去赣州工作,校长推荐他留校教书,但他选择回到遂川,跟随父亲到县城的农机二厂学技术,准备开一个机械加工部。刚开始,不懂得铣工的计算公式,父亲对铣工计算懂得也不多,他便跑遍县城所有书店,买来铣工计算的相关书籍,自己钻研学习铣工的各种不同的零件设计和制作。
艰辛与爱心同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机械加工部正式营业了。父亲用家里的房子作为抵押,帮他买了一台铣床。县残联了解他的情况后,协调各种关系,让他免税经营。因为诚信经营且加工技术好,客户越来越多,梅师傅加工厂的口碑也越来越为人知,业务量日渐增多,需要加工的品种和需求也多了起来,现有的铣床已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于是在父亲的帮助下,1998年他们又贷款买了车床和铇床、电焊机、气割机等。
“他每天不断地学习车床、铇床的技术,掌握各种不同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有些零件需要的精确度很高,特别难做,但既然承诺了客户,就得做好,碰到特殊的的东西不会做的,只能一遍一遍地翻书摸索研究,慢慢的,随着时间的积累,掌握的技能和方法也就越来越多,业务技能也在不断提高。”梅科鸿的母亲回忆着儿子的艰苦奋斗史,“为了能按时给客户交货,他常常加班至深夜12点钟,每天特别地累,但每当看到自己设计的设备被客户们满意地取走,他的心里就很高兴。”因为感恩父母和社会对他的帮助,他开始收授聋哑学徒,对于这点,笔者心存疑念:梅师傅自己是聋哑人,不方便和外界沟通,再收些聋哑徒弟,岂不更糟吗?可事实却出乎意料。一名企业老板说:“我们除了对梅师傅的技术放心外,更欣赏他的人品呀!”梅科鸿用手语告诉我们:“在外界沟通上,徒弟们虽然帮不了我什么,但我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帮助其他像我一样的残疾人,解决生计问题,不用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去外地工作。我们也一样可以活出残疾人的精彩。”
展望未来,梅师傅将带着残疾徒弟们把加工厂办得有声有色,增加新的设备,招收更多学徒,扩大规模,多样化加工和生产不同的设备,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母爱与鼓励陪伴
2006年,在梅师傅创业之路才刚刚起步时,父亲去世了,妻子不堪生活重压,抛下他和孩子,跑了。只有母亲,默默地陪伴着儿子更艰苦的历程,面对资金困难,她把自己家的老房子做抵押,贷了5万元钱,百般无奈中向亲戚朋友借钱,添置了一张车床。生活中,母亲既做爹又做妈,洗衣做饭,送小孩上学,回来帮着梅师傅当翻译,和客户交流沟通。有一次,母亲不在店里,梅师傅只能用写文字和客户交流,可能交流过程不是很方便,他按客户说的尺寸做,加班至深夜11点钟,第二天,客户突然说这不是他要的规格,坚决不给钱。梅师傅很生气,母亲安慰他,没关系,总有出错的时候,慢慢就好了。采访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的话,她说:“像他这样一个残疾人都那么坚强,我有什么理由不坚强呢?”
从开办“梅师傅机械加工维修部”以来近二十年了,在家庭特别是母亲的竭尽全力的支持帮助下、县残联的帮扶下,更是在自己的拼搏努力、诚信经营下,生意红火,年收入颇丰。现在还招收了四位聋哑人做事,准备扩大经营项目,梅科鸿正奔向全面的小康幸福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