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流失法国回归文物“故居”:考古不息 追索继续
这是今年4月法国归还中国的猛禽金首之一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这开了一个好头,证明通过证据的搜集和多方努力,流失的文物还是能够被追回来的。”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18日告诉中新社记者,流失法国二十余载终于回归的这些文物只是从大堡子山流失的一小部分,目前所掌握流失境外的文物线索已知有近百件。
近日,出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32件秦国金饰片,在流失境外20余年后回归国内。作为中国首个通过官方依法成功追索文物的案例,这加速了在此被盗并走私出境的大量其他珍贵文物的追索和回归。
18日,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文物部门联合组织“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记者团采访”活动。盛夏7月,分布于山腰间的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被郁郁葱葱的林木和怒放的野花团团簇拥,几处正在施工的考古现场忙得热火朝天,而一些曾遭盗掘留下大小洞穴仍随处可见。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经考证属两周时期中国古代城邑、墓葬遗址,系秦开国国君秦襄公或其子文公夫妇陵墓,是秦国第一大陵园——秦西垂陵园,200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礼县当地村民挖“龙骨”(即动物化石,是一种中药材)时意外发现一些古代墓葬,由此出现了盗墓活动。到1993年,盗墓活动加剧,大量珍贵文物流失。
据甘肃省文物部门介绍,大堡子山遗址被盗后,大量文物被转卖并非法走私至海外。1993年以后,这些被盗文物陆续在美国、法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出现。中国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启了艰苦查找的历程。
中新社记者了解到,在各方艰苦追寻流失文物“足迹”的同时,官方对于大堡子山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的步伐从未停歇。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通过对秦进入中原前的主要活动区域西汉水上游、清水河流域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新发现与早期秦文化有关的古遗址、古墓葬近70处。
“这是目前在大堡子山遗址发现到的年代最早的西周晚期时的墓葬。”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礼县大堡子山工地项目负责人侯红伟18日向中新社记者透露,这是目前正式发掘的大堡子山遗址年代最早的秦人宗族墓葬,但尚不清楚它与秦公墓之间的关系。
侯红伟表示,当地考古发掘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弄清楚大堡子山城址建筑与大墓的关系,以及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是当时秦人的一个都城?或者是其他性质的城址?但这些到现在还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考古去证明。(冯志军 魏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