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男篮阵容是高配学霸:平均高考成绩超600分
2013赛季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甲组的赛程,已经进入一场定胜负的1/8决赛阶段。昨天下午浙江大学对杭州师范大学的比赛打到第四节最后4分钟,球场上出现了一个不易令人察觉的细节。已经以73-39遥遥领先的浙大队换人,15号张嘉骐换下4号张骋,这是控卫换控卫,也是硕士换硕士——前者学自动化专业,后者是医学专业,两人都是在读硕士研究生。此时,浙大队在场队员,还有一位是能源专业在读博士。
从奥运会到CBA,从国家队到职业队,以现在在中国篮协注册的球员,无法组起这样一支平均高考成绩超过600分的高配“学霸”阵容。读书好,打球行不行?旁人好奇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关心的,学霸球员们有自己的打球方式,也有自己的篮球人生。
打篮球
就是在上课
“考研是保送的,篮球有加分。但是如果不加分……应该问题也不大吧,是不是不太谦虚?”张嘉琪笑着说。
关于“学霸”,有这么一种说法:“你不会的别人会,你会的别人做得比你快,最后分数比你高。”林书豪证明了脑子好打球也好,那么学霸球员打篮球破对方的阵是不是也一定像在考场上解题那样有见招拆招?未必。
“每年大赛前我们有机会和我们学校打CUBA的高水平队打两场,要输给他们一半,就像今天这场的比分一样。”张嘉骐语气坦然,“和他们打比赛我们就赚到了,能学习的东西很多。比赛完了,听 教头 给我们讲一讲为什么输这么多,完了大家还要坐下来一起分析总结。”这话题一转就从打球跑到学习上去了。
张嘉骐口中的“教头”,是最早带领浙大篮球队征战CUBA的元老级教练陈南生。说起学霸球员和通过特招进来的高水平队球员有何区别,“教头”举了个例子。
“我给高水平队开赛前准备会,讲战术,讲了半小时,下面都不耐烦了。说, 教练,你放心吧,我们肯定拼,上去肯定干他们。 那么怎么干?用什么战术干?就不知道了。给本科生讲战术,每个人都会认真听,一起参与讨论,准备会可以开两三个小时。”
一堂纸上谈兵的技战术会真的可以开两三个小时?“如果说一场球输了,总结会可能两三个小时都不够。”张嘉骐印证说,“所有的问题都必须解决掉。每个人先说自己的问题,再说别人的问题,讲完之后教练要发言。会后自己还要思考,这时候就是很费脑。”
听战术就当是上课,赛后总结好比是考完试制作“错题集”,浓浓的学霸味道,有没有?
【1】 【2】 【3】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