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法院“网上调解”+“行业调解”双引擎发力
中新网上海9月23日电(李姝徵 黄丹)肇事司机常年出差无法到庭,盼着拿到理赔款回老家养伤的老刘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记者23日获悉,浦东法院外高桥法庭专门组织了一场“网上调解”,并由保险同业公会的专家调解员开展“行业调解”,调解成功后由法官当场进行司法确认。原告老刘得以快速确定理赔款16万多元,安心回家过节疗养。
借由此案,浦东法院外高桥法庭将开启“网上调解”+“行业调解”双引擎直通车。以后,针对一方在外地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法院可引用这一模式,为当事人更加快速便捷地解决纠纷。
来上海务工的老刘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左上肢功能部分丧失、骨盆骨折畸形愈合、脑震荡后综合症,分别构成三个十级伤残。后因与肇事司机邹某、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财险)在理赔款上无法达成一致,老刘遂将邹某及平安财险诉至浦东新区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项目17万多元。
开庭排期前,主审法官韩伶了解到,原告老刘至今仍行动不便,内固定尚未拆除,急需医疗费用以供继续治疗。而被告邹某,虽然是上海户籍,但工作繁忙,且常年出差在外,不方便到庭参加调解。
“好几年没有回老家过中秋了,今年想早点回去跟家人团圆,然后在家里养养伤,”老刘焦急地问,“韩法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被告早点来开庭呢?”
正好,浦东法院不久前新推出了“网上调解”工作,韩伶法官成功劝说邹某和平安财险尝试这一新的庭审方式。
网上调解当天,原被告各方根据法院提示早早的下载好了软件客户端,凭借专属密码登陆虚拟的网上调解室。这样,在法庭的老刘的代理人,与在外地的邹某和在浦西办公的平安财险的律师开始准备三方“面对面”的视频调解。
较于一般的调解案件,涉保险交通事故理赔纠纷的调解涉及很多专业领域,调解起来多少有些费力,浦东法院请来了保险行业协会的专家调解员,专门处理涉保险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工作。
对此,韩伶法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特地邀请保险同业公会调解员郑伟对此案进行了调解。从业5年的调解员郑伟在这类案件上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丰富,既熟悉保险行业理赔标准,也熟悉各大保险公司的运作机制,很多复杂繁琐的理赔计算在他手上是小菜一碟。
果然,半小时后,原被告双方就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平安财险同意在中秋节前向原告老刘支付保险理赔款人民币16万余元。
调解成功后,为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韩伶法官又接着运用网络平台完成了调解协议的审查确认程序,调解协议即日生效。
“第一次体验到了高科技带来的司法便利,非常感谢法院进行这样的安排,让我赶在中秋节前拿到16万元,可以放心回家过节了。”老刘连连感谢道。
“保险行业调解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专业优势,调解员熟悉保险行业理赔标准;其次是沟通优势,调解员与各大保险公司的工作沟通较为频繁,更了解各公司核损的内部标准;第三是时间优势,法官处理案件多,更为繁忙,我们行业调解协会的调解员时间上较为宽松,庭前庭后有更多的时间跟当事人反复磨合沟通。”保险同业公会负责人介绍。
“网上调解是互联网时代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司法审判的重要成果,通过建立有效的网上平台,既能拉近时空距离,较好地解决当事人因工作繁忙、住址在外地或出差在外等原因而无法到庭等问题,起到便民、利民的作用,又能有效提高矛盾化解的效率,还能为非讼调解与司法确认建立有效衔接。”外高桥法庭庭长陆罡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