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中国—东盟合作新纪元
中新社南宁1月19日电 (记者 冯抒敏)随着中国提出与东盟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个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国在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成为中国沿海省区争抢面向“海上机遇”的“热点”。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加快与东盟在各领域合作的重要推力。”广西政协委员、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延伸,“两者关系犹如电车与电轨”。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作为中外海上贸易重要通道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主港历代有所变迁。广西沿海的合浦即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后发展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大陆地区通往东南亚、南亚近岸航线的必经港口之一。
广西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认为,作为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前沿阵地,广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已“先行一步”。
吕余生说,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迄今已走过“黄金十年”,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论坛亦已举办七届,推动了与东盟港口、旅游等一系列合作。今年1月17日,中国—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高官会通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路线图(战略框架)》,优先推动港口物流、金融领域的发展。
“主要面向东盟海上城市的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与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宗旨相一致。”吕余生说。
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新一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石化、能源、粮油等一批面向东盟的临港工业相继建成投产或加快推进,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泛亚铁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大动脉正在西部地区加快推进;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批跨国、跨境经济园区雏形渐显;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和项目全面推进。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新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东盟合作‘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吕余生说,除通商贸易外,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还应形成一条海丝路经济带,进一步推动与东盟、太平洋、印度洋沿线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广西当前正就“全方位”合作铺设“桥梁”。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口已经开通往新加坡、越南、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条外贸班轮航线。2011年,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的广西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相继出访马来西亚和斯里兰卡,被外界视为穿越两千年的“历史回访”。
广西主席陈武在此间“两会”表示,2014年,广西将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暨第8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同时通过争取建设海洋经济合作区、打造港口合作网络和临港产业带以及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加强与东盟海上互联互通,培育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圈,推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圈。
据悉,当前,广西北海、广东广州、福建泉州和漳州、浙江宁波、江苏扬州、山东蓬莱等7个曾经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主港的中国沿海城市正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有助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合力。(完)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