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穷海伦市斥亿元建政府大楼 扶贫资金未用扶贫

26.12.2013  10:45

10月28日拍摄的海伦市政府大楼。新华社发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

   贫困帽”多为干部福利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是一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救助和政策倾斜,这个县级市的领导班子2010年决定,宁要“里子”不要“面子”,开始把眼光瞄准国家级“贫困帽子”。

  2012年初,经过多番努力,海伦市如愿“新晋”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举戴上了“贫困帽子”。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地一些干部之所以热衷于“贫困帽子”,不仅是图意地方财政上日子好过,可以有财力搞产业项目,更多考虑的还是个人收入、福利待遇的改善,而非数以万计的撑起这顶帽子的贫困人口。

  记者查阅了海伦市最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发现任何有关摘掉“贫困帽子”的工作目标或时间表。相反,倒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没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这顶帽子就保不住,所以脱贫速度和规模都要有“规划”才行。

   亿元“置换”豪华办公楼

  与海伦市贫困帽子极不相称的,是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政府办公大楼。

  这个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群,由一栋13层主楼和东西两栋5层楼组成,共有办公用房820间,仅会议室就有40多个。

  2010年,海伦市领导班子决定,将市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评估9600万元卖给一家辽宁企业,由该企业以海西新区写字楼名义,在新址为政府建新办公大楼进行置换。

  于是,就有了这座雄伟壮观的不花钱“”来的地标性建筑。然而,记者却从中发现,这个“”字后面门道甚多。无论是“写字楼”建设时的名称,还是“置换”的方式,以及“没花财政一分钱”的说法,无一不具有捉迷藏式的文字游戏色彩。正如一位群众所言,即使按当时的地价,政府楼旧址拍卖至少值1个亿,绕这么多圈子用土地“”大楼,不过是一些地方政府避开上级和社会监督的惯用手法而已。

   ■焦点

   扶贫资金多未直接用于扶贫

  在东风镇富强村村口,两个整地回来的农民向记者抱怨,今年涝灾不小,收成减少三分之一还多,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根本不起作用,“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农民不致富,县里咋脱贫?”而永和乡利兴村的一些农民则表示,只知道自己穷,不知道县里还戴着一顶穷帽子。

  海伦市扶贫办副主任安晓明认为,“贫困帽子”给贫困农民带来最直接的好处,是对产业项目和公益项目的专项资金扶持。有的贫困村有10多公里道路不通,按每公里40万元成本计算,仅此一项就得400多万元,而市里规划的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最多才120万元,还得分两年支付。如果仅靠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脱困,显然还是杯水车薪。至于“贫困帽子”所带来的巨额财政转移支付的使用情况,这位主管全市扶贫工作的官员表示并不知情。

  据记者调查,当前一些贫困县的大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并未直接用于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或基本公共服务,多用于提高GDP指标的经济产业项目。加之由于舍不得贫困帽子后面的利益,部分贫困县主动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

  本版均据新华社电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