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人民海军报》:军魂,在信仰之路熔铸
编者按: 1月23日,《人民海军报》以三分之二版的篇幅发表了胡增良和江光亮撰文、李文波配图的通讯稿《军魂,在信仰之路溶铸》。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海军国防生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起点,上井冈、走三湾、访古田,在信仰之路上熔铸军魂的历程。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从南昌到井冈山,再到三湾、古田,追寻着先烈们的足迹,海军国防生为信仰的种子找到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从有军人的样子到有军人的灵魂,当奔流的海军蓝融入蜿蜒的红军路,海军国防生读懂了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从哪里走来、向何方走去,海军国防生在先烈的出发地打响发令枪,用坚定的脚步延续来时路、阔步向深蓝
请看,东华理工大学海军国防生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为起点,上井冈、走三湾、访古田——
军魂,在信仰之路熔铸
一次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对话,一次身心与灵魂的庄严洗礼。1月9日,东华理工大学2011级海军国防生追寻着先烈们的足迹,向井冈山、向三湾、向古田进发。
当奔流的海军蓝融入蜿蜒的红军路,海军国防生在徒步行军、参观感悟中坚定着献身国防的信念,承接绝对忠诚的基因,熔铸着听党指挥的军魂。
半年后,这批国防生将离开东华理工大学,奔赴祖国万里海疆。毕业前,重走这条信仰之路,他们找到了昨天的起点,踩实了今天脚下的路,也积蓄着迎接未来挑战的力量。
眼中是历史的回放,心中是忠诚的回声
1月14日下午,古田会议会址。“金星闪耀在军旗上,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国防生们唱起了《听党指挥歌》。
也许是领歌员太过激动,这首歌的调子被起高了。唱得虽然吃力,每一名国防生却深情坚毅、目光炯炯,声嘶力竭地吼着。此时此刻,调子已不重要,他们正努力地咬准每一个词汇:“人民军队党缔造,成长壮大党培养……”
“唱这首歌时,突然感到嗓子紧了,大家的歌声像拳头一样撞击在我的胸口,感觉心里火辣辣的。”来到古田,唱响《听党指挥歌》,不少国防生开始认真揣摩寥寥几句歌词的深刻意义。
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登上井冈山,来到三湾村,走访古田县,这一路上给国防生们带来触动的,何止一首《听党指挥歌》?
闽西苏区地图、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雕塑、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款信……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幕幕场景,国防生们仿佛穿越历史时空,回到了当时的历史现场。
“眼前的场景是历史的回放,心中却传来忠诚的回声。”谈及组织此次活动的初衷,东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徐跃进言辞恳切,“作为扎根在江西革命老区的核军工高校,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红色历史资源,让国防生继承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然而,在组织此次活动之初,也有人提出一些反对意见:抓传承、搞教育,何不请几位老革命和老专家,召集国防生一起座谈讨论,这样更方便,安全系数也更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校领导一锤定音:对国防生而言,除了在课堂上听报告外,还应该实地感悟;想要更好的教育效果,必须让学生们“吃百家饭、行万里路”,在红色历史情境下汲取力量,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滋养灵魂。
“把南昌、井冈山、三湾、古田串起来,使听党指挥红色资源和国防生理想信念教育主线充分结合,能够更好地传承血脉,固本强基,打好人生底色,走好军旅人生路。”东华理工大学选培办主任汤天伟表示,国防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成长在温馨校园,更需要到红色革命的历史现场,培养战斗精神,凝聚青春力量,端正价值观念,点燃强军梦想,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路上有先烈的足迹,身上有先烈的目光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呦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井冈山山麓,群山莽莽,国防生们唱起了嘹亮的军歌,冒雨前行。
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国防生们背起了步枪、抬起了担架,“尖刀班”开路,“敢死队”掩护,实地模拟当年战斗情景,攀岩壁、过窄桥,匍匐前进,集体冲锋。奔腾的海洋迷彩,如同红色火焰燃起的蓝色火苗,活力四射。
“一路行军,我们累并快乐着、感动着。这条路上,有先烈的足迹。行走其间,我们能感受到先烈们的目光,在注视着我们、在鼓励着我们,更在鞭策着我们。”在自己的拉练日记中,女国防生邓璇写下了这样的话。
山上山下,红旗漫卷如画。在当年毛主席带领秋收起义部队第一次上井冈山宣布三大纪律的地方,革命烈士王佐的重孙王华文与国防生促膝长谈,讲述井冈山革命时期燃起燎原星火的斗争历史;在毛主席曾经站立的雷打石前,国防生们结合时代发展和自身实际,认认真真地学传统、定规矩、谈纪律;在黄洋界哨口,国防生们争着挑起箩筐走在毛泽东、朱德原来挑粮上山的小道上,与当地群众谈起了那时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
东华理工大学校领导告诉笔者,这次拉练充分利用江西及周边红色革命资源,以南昌、井冈山、永新县三湾村、福建上杭古田会议会址等人民军队创建和发展的关键历史现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防生理想信念教育。
在八一起义纪念馆,全体国防生紧握右拳、高高举起,向党旗庄严宣誓。“八一起义纪念馆那幅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油画上,革命前辈都系着红布条,戴着红袖章。”国防生王月明说,“如今我们再系红布条,这是红色血脉的象征,它告诉我们,要不忘本、不忘根,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
在永新县三湾村枫树坪,拉练队伍开展了“铸军魂,跟党走”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国防生们围绕红军三湾改编前后的巨大变化,举一反三谈古论今,进一步认清了“军队国家化”、“军队非党化”错误言论的危害。站在蓊郁茁壮的大树底下,全体国防生饮水思源心存感恩,纷纷表示要筑牢思想防线,永远听党指挥,苦练打赢本领,永远守护和平。
在福建上杭古田会议会址,廖家祠堂前方空地上,国防生们面对“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熠熠生辉的大字席地而坐。老党员与新党员围成一圈,召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国防生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畅谈改革开放新变化、强军兴军新举措,复述党员权利义务,探讨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如何有效发挥先进性作用。
“比起先烈们的悲壮与传奇,我们今天的拉练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在这条路上走过,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在这片红土地上举起拳头发出的誓言,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因为我们的身上承载着先烈们的目光。”国防生徐志金告诉笔者。
扎根在殷红的土地,奋斗在蔚蓝的海洋
作为一所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联的军工院校,东华理工大学为新中国“两弹一艇”的诞生与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东华理工大学积淀形成了“以身许国、兴核强国”的核军工文化和“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优良校风,为国防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富有营养的土壤。
“学生一踏入校门,一走进课堂,便开始接受一种无形的爱国主义教育: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该校选培办主任汤天伟介绍,在海军后备军官学院,红色印记随处可见:宣传栏上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微博墙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真切感悟、走廊大厅“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横幅标语随处可见。在这种土壤里培育的国防生,很适合在基层部队成长扎根。
回顾这些年来国防生的教育培养工作,该校选培办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今国防生都是90后,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身处开放的大学校园,他们对党和军队的奋斗历史和优良传统知之不多,再加上当今信息时代众多混乱思潮的侵袭,如果不在他们身上传递红色正能量,在大脑中装上思想防火墙,他们的理想信念就容易发生动摇。
“东华理工大学全力支持部队人才建设,集中最好资源培养国防生。”东华理工大学校长柳和生坚定地说,“我们确保向部队输送的每一名国防生,都有一颗火热的‘国防心’。因此,国防生举旗铸魂要全过程、全方位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扎根在殷红的土地,奋斗在蔚蓝的海洋。该校始终把国防生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国防生培养工作的首位,在强化军魂意识上下功夫,每年定期组织国防生前往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井冈山、瑞金、古田等地,通过现场教学、亲身体验、情境互动等多种形式教育学习,树牢国防生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思想上的坚定,带来的是行动上的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全体国防生的心声。几年来,该校国防生“100%第一志愿录取、100%志愿扎根艰苦边远基层部队、100%通过入伍考核”,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被江西省评为“优秀班集体”,驻校选培办连续2年荣立集体三等功。10年来,该校共向海军部队输送了700多名毕业国防生。 (文/胡增良 江光亮 图/李文波)
责任编辑:曹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