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来校讲学
大数据时代下的服装创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来校讲学
服装报讯(记者 赵冉冉 徐梦翔) 大数据时代为教育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给高校服装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3月19日晚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薇教授受我校邀请,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开展了题为“大数据时代下的服装创新”的专题讲座,主要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服装设计与创新”和“服装创新设计--创作体会”。
李薇,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论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服饰协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艺术委员会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民间服饰及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研究,服装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大数据时代思维模式具有海量、多样性、密度低、速度快等特征,能够与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理念多角度、多层面融合。讲座从从传统文化入手,对传统服饰文化及服饰之外的载体和国际服装流行趋势等领域进行研究,形成多元素融合的服装创新设计观念及理论。
讲座伊始,李教授就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服装设计的创新进行了分析阐述。时尚的元素在服装设计中无处不在,而只有创新才能跟随时尚的步伐。李教授通过对1946-1968年、1968-1988年、1988-2008年这三个阶段的中西方服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中西方服装在不同时期的服饰色彩、造型、面料以及装饰工艺的特征都有很大差异。在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今天,将传统服饰元素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把握传统服饰文化的内在精神,摒弃简单无内涵的拼凑和堆砌,学习传统服饰元素的现代表达手法,才能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接着,李教授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服装的创新要从服装设计的各个元素出发,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发现时尚元素,达到服装设计创新的目的,从而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李教授又提出服装设计创新概念,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创造新新东西的一种手段。比如一件衣服版型相同,可以通过对面料、色彩的重组,形成一件新的衣服。她表示即使用普通面料,找到自己的创新点,也能创造自己风格。世界时尚业进入到第四阶段,可以进行网上线下整合产销,但她认为线上购物缺少购物体验乐趣,法国女性会穿婚纱跑到市场去购买合适的项链,生活品质要求极为苛刻,而这样恰好能完成购物者在购物当中的享受。她建议学习服装设计的同学们对于自我的搭配也要苛刻,才能具备一个优秀设计师的素质和涵养。
最后,李教授结合自身的创作经历,她强调作为一个设计师还要有情怀,找到自己的原动力,从而拥有自己的审美语言,形成自己的审美风格。这样作品才能立足,持续下去。作为一名在校学生,进行创作首先要学习,积累对服装的认识,再寻找到方向再去四处发散思维,要具备高度,温度,深度,适度这四度来实现从艺术到实用的置换。其次是技术层面必不可少,当下的学生最重要是打好基础,基础技术要扎实,基础技术达标后,专业艺术修养眼光才能加以提升。
“此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来自14级服设本科2班的薛杉说,“之前我觉得自己生活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下缺少对文化的了解,而本次讲座我从李薇教授所讲内容中明白了一个优秀服装设计师对时尚的信仰文化以及时尚行业的人要有对生活品质苛刻的要求,要这样才能具备一个服装设计师的素养。我认为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首先需要把大数据理解好,此外如李教授所说也要加强技术的学习,多动手,多画图,培养匠人精神,掌握好了技术才能提升内在的东西,才能加以创新并成为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