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予渔 瑞金“造血式”扶贫帮农民脱穷根

30.06.2015  19:32

    新华网江西频道6月29日电(蓝单)3.8万户农民告别土坯房,农业生产集约化,农产品销售有品牌有渠道……《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三年,瑞金从居住环境到生产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提起瑞金,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红色故土。过去,受战争创伤等影响,瑞金的经济发展一直较为滞后。《若干意见》实施以来,瑞金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注重增加扶贫对象收入,农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平坦。

     农业生产从零散转为集中

    瑞金是重农之地,2014年末全市有69.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84万,占80%,农业生产大多资金少、无技术、风险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瑞金市尝试抱团发展,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户与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委托协议,再由村委会流转给种养大户。或由种养大户与农户自主协商,直接从农户手中租赁土地,连成片区,届时再返聘农民作为工人为种养大户工作。

    在叶坪乡田坞综合片区产业基地,不少村民正在蔬菜大棚中工作,田坞村66岁的村民杨人球就是其中的一个。据了解,他家以种植蔬菜为生,但今年5月的大水毁了他的收成,3万多的收入打了水漂。后来经人介绍,他来到产业基地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他说:“现在每天工作8小时,不用承担意外风险,挺好!

    瑞金市叶坪乡党委纪检书记陈华明介绍,田坞片区已有瑞鑫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等专业合作社13家,建成了供港蔬菜基地、葡萄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许多贫困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经过技术培训成为产业了工人,甚至进行承包成为了产业主。

     农产品销售从无序到有品牌有渠道

    除了生产要承担“天灾”的风险之外,现在许多农民朋友还面临“销售难”的问题。每到农产品丰收季节,总是不乏“某某地区农民贱卖农产品”的消息。为了拓宽销路,走产业发展之路,瑞金积极探索公司与农户联合经营模式,帮扶农业产业走上品牌之路。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一盒盒包装良好的蜂蜜整齐的放置在桌上,当地居民华小林介绍,这是村里养蜂基地生产的蜂蜜。“现在有品牌、有包装就不担心销售了,而且养蜂收益是过去的5倍。” 华小林说他每年可从中获得3万多元的收入。

    叶坪乡黄沙村华屋村民在党支部和党小组的带领下,办了东升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黄沙坑尾特种农产品合作社,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全村土特产品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引导农户互助合作、抱团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华屋种植毛竹1200亩,大棚蔬菜72亩,烟叶160亩,养蜂240箱,11户投资入股东升蛋鸡合作社,形成了山上种毛竹、田间地头种烟叶养蜜蜂、房前屋后养土鸡的产业发展格局。

    据了解,瑞金市注重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紧扣增加扶贫对象收入的核心目标,出台了支持油茶、脐橙、蔬菜、烟叶、养蜂、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意见方案,并按照每个贫困村100万元、每户贫困户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筹集了近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完善设施、技术培训、购置农机、土地流转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和扶贫资金、山林、土地入股的经营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