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锐教授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
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温锐教授主笔的《清末民初贫农生产生活状况再认识》一文,被最新一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6期)转载10000余字。温锐教授长期研究“三农”问题,他紧扣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重新认识农民和农村社会,发表许多见解独到的论文,被国内众多重要刊。此文去年发表于《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年第5期之后,2017年第3期《中国近代史》全文转载。
本文所讨论的“贫农”,是指清末民初寻乌农村主要的农民群体。从毛泽东的《寻乌调查》文本所示内容看,贫农包括半自耕农和佃农之中“较好者”、“更穷苦者”和“最穷者”,也就是说,所谓贫农就是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他们在寻乌整个农民群体中大致占到了70%,是当年寻乌农村整个农民群体中的主体部分。学术界已有研究除对“贫农”的上述界定无分歧外,对农村这一庞大群体经济社会状况的认识,传统基本定位则是:广大贫农因为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使社会生产遭到“巨大的破坏”,贫农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这些近代革命年代的成论成了经济发展史的唯一解读。该文根据85年前毛泽东所做的著名“寻乌调查”并引证相关地方志史料,结合作者自己在赣闽粤三省边区长期实地调研获得的资料,就清末民初寻乌农村贫农的生产生活状况加以重新梳理,得出的结论则是:在那生产力水平还非常低下和人地矛盾又尖锐的短缺经济时代,一是广大贫农普遍面临着“禾头根下毛饭吃”的悲惨境况;二是借助社区帮扶维持着生产生活的低层次运转;三是努力打工经商探索生存新路径而初显传统农耕经济的缓慢转型。
文章认为,这三大基本状况与学界已有笼统而单一的结论相比,既能客观揭示占农民主要群体中的广大贫农,在短缺经济时代生存极其艰难困苦的客观现状,也准确展示了他们在社区帮扶与打工经商中生产生活的常态化运行和初步实践着走出单一“依赖土地求生存”的经济转型。
寻乌县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典型客家县,毛泽东在调查中说:这个县“介在闽粤赣三省的交界,明了了这个县的情况,三省交界各县的情况大概相差不远”。因此,该文认为,此研究结论尽管仍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的千差万别而未必具有普遍性,但它有别于已有学界在单一阶级斗争视野中的简单结论,进而为我们重新认识农民及其小农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为准确把握当年中央苏区革命前赣闽粤三省边区农村经济社会关系、为当前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文/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