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青山湖区:“三结合”完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体系

20.08.2014  13:05

 

今年以来,南昌市青山湖区院探索建立了“三结合”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模式,积极开展教育、感化、挽救失足青少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上半年,该院不予批捕14人,相对不起诉2人,附条件不起诉4人,无一人重新犯罪。

检察机关与多方力量结合。建立了“帮教导师制度”,由案件承办人担任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律、法理辅导老师,实行“一对一”的跟踪帮教。同时,广泛联合多方力量,构建由承办检察官、学校老师、团委干部、关工委老干部、社区干部、社工人员、心理学专家、未成年人家长等组成的考察帮教网络,共同完成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考察帮教工作。7月中旬,该院与区司法局共同邀请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特聘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蔡建敏,为全区15名未成年矫正对象及其家长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共性考察与个性化帮教相结合。年初,该院对近年来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电话月访、季度家访、亲情感化、法制教育、心理疏导、约见检察官等有效工作方法,建立了“谁承办、谁负责”的跟踪帮教责任体系,完善了帮教工作台帐。同时,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过程中,由承办人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审前社会调查,通过对家庭、社区、学校进行调查走访,全面了解其家庭状况、个性特点、成长阅历、犯罪原由及有无帮教条件等情况,并根据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状态、悔罪表现、自控能力等情况确定管控风险等级,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教方案。

法制教育与人文关怀相结合。该院联合南昌创能心理教育专修学校,定期组织涉罪未成年人观看法制教育片、听法制教育讲座,引导他们认真悔改。同时,组织涉罪未成年人参与亲情会见、师生见面和公益劳动等活动,鼓励和引导涉罪未成年人从关爱父母、珍惜亲情的点滴小事做起,破解他们与家长、老师、同学、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内心隔核。近日,该院组织4名附条件不诉对象,瞻仰八一起义烈士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到扬子洲镇敬老院参加公益劳动,让他们体会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学会感恩社会,增强奉献社会意识,树立悔过自新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