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火车站惊现四连棺明清古墓 尸体衣物保存完好

18.06.2014  16:29

挖掘现场

古墓

墓主人穿的布鞋

  【摘要】6月12日,湖口县火车站对面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挖出四连排古墓。九江与湖口两地考古人员于13日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初步判断其为一座明末清初墓葬。湖口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四连棺中两副主棺保存相对完好,棺木外的朱红色漆清晰可见。

  原标题:一铲下去惊醒连排古墓 事发湖口县 初步判断为明末清初墓葬

   工地发现四连排古墓

  13日14时许,记者赶到发现古墓的工地,看见古墓上方原本为一个4米多高的土坡,在古墓四周,堆积着大量的石灰层,这些石灰已经固化结成硬块,最厚的石灰层厚度有50厘米左右。

  据称12日中午,挖掘机先挖出大量石灰后,便发现其中一副棺木,挖掘机司机意识到这可能具有文物价值,便将这一情况向有关单位反映。经过初步勘察,发现这是一座四连棺的古墓。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古墓的长度在8米左右、宽度约3米,4副棺木依次并排摆放在墓室中,其中位于中间的两副棺木最大,保存也最为完整。两副棺木中间,被石灰填充,紧紧地粘连在一起。

   棺内尸体部分衣物保存相对完好

  “两副棺木是合葬的,也是这座四连棺古墓内的主棺。”湖口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四连棺中两副主棺保存相对完好,棺木外的朱红色漆清晰可见,初步判断其年代至少为清代墓葬。现场群众则表示,文物工作人员首先打开的是最外侧的棺木,棺木被打开时,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

  当日15时许,工作人员开始对中间的两副保存完好的棺木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人员将其中一副棺木打开后,很快便又将其合上。“棺内尸体和衣物保存相对完好。”湖口县博物馆黄馆长告诉记者,棺内墓主人身着一件黄色上衣,头上戴有瓜棱帽,脚下的一双布鞋十分完整。但在古墓附近及墓室内,却并没有发现墓碑、墓志等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物品。

  湖口县文物部门随即与九江文物部门联系,等待九江文物考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发掘。

   年代为明末清初 兼具南北方墓葬风俗

  当日16时许,九江市文物部门专家赶到了现场。经过挖掘取样,从墓主人的衣物和棺木的形状判断,专家初步断定,该棺木的年代为明末清初,四连棺所在地为一处家族墓地,两副主棺分别为左侧为女性,右侧为男性。从棺木的形状判断,属于北方棺木样式,而墓主人的着装上,却有着 “父亡着裙,母亡着褂” 南方墓葬习俗的特点。

  “从墓葬风格上看,体现了南北融合的趋势。”湖口县博物馆黄馆长对记者说道。黄馆长表示,现场工作人员在墓葬内提取了一双完整的布鞋,并发现有竹帽、竹簪等部分陪葬品,这些葬品对研究古代服饰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当地有关部门已经对两副有价值的棺木进行了保管,并计划将取样物品,送至南昌或上海文物部门进行进一步鉴定和修复研究。

[实习生:胡燕] 来源: 江西网络台综合 | 一键分享: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