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称帝后曾找替僧 每天拜神秘木头杆子(图)

22.04.2015  12:55
原标题:溥仪称帝后曾找替僧 每天拜神秘木头杆子(图)

溥仪幼年 贾英华供图

央视《百家讲坛》将播出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晚清研究学者贾英华讲述的《你所不知道的溥仪》第三集。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三次称“”,最终在新中国成了普通公民。然而他的传奇人生又有多少隐秘?哪些故事才更接近历史真相?溥仪身上还有哪些闻所未闻的历史细节?

基于多年来采访三百多历史当事人的口碑史料、罕见历史秘档,以及多年来收藏的多件溥仪文物,如溥仪的《我的前半生》各种未定稿版本、溥仪的病历档案、溥仪的九封实寄封及信件(含信封、邮票、邮戳及溥仪的亲笔签名落款)、溥仪的眼镜、生前所使用过的镜子以及袁世凯登基的洪宪瓷盘等,贾英华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溥仪。

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宣统皇帝,有两件事必须马上办。一是,避圣讳,即颁布懿旨对“溥仪”的名字实施避圣讳。二是,马上给溥仪找到一位替僧,而世人罕知的替僧是谁,到底是什么结局呢?

另外,溥仪入宫后,每天都要跪拜一个神秘的木头杆子,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直到《我的前半生》出版前,乃至皇亲为溥仪过的生日都是假生日,这究竟因何原因?在节目中,贾英华将一一道来。

贾英华既是《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的作者,也是获中国传记文学奖的《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的作者。他不仅与众多溥仪亲属如溥杰、溥仪妻子李淑贤交往多年,还是末代皇帝溥仪墓志及末代太监碑文的捉刀题写者。在央视《百家讲坛》,贾英华以独特的视角、罕见的史料,揭示一个《你所不知道的溥仪》。

央视《百家讲坛》首播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11:42,重播时间为当日晚 23:27,独播频道为CCTV-10。

附第三集:《神秘的宫中规矩

溥仪被慈禧太后立为宣统皇帝的那一天,有两件事必须马上去办。

第一件叫避圣讳,即立即颁布一道懿旨,宣布对“溥仪”这两个字实施避圣讳。第二件事,要马上给溥仪找到一位条件符合的替僧,就是能够代替溥仪出家的一位僧人。

贾英华溯述了直到1924年溥仪被迫出宫,这项特殊规定——“避圣讳”才彻底废除。在康熙之前,清朝也实施避讳,即在皇帝名字上面,贴上一张黄纸条或黄绫子条,这种方法叫做“贴黄”。康熙皇帝简化了这种避讳的方式。三十年前,贾英华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找原始卷宗,还抄录了慈禧这道关于溥仪御名避讳的懿旨。

溥仪寻找到的替僧名叫孙虎,原是宫内的一名普通太监,后来才学成的喇嘛。他是溥仪的化身。对宫外来说,这是一位保密的神秘人物。替僧孙虎不搭理入养老义会这茬儿。溥仪被轰出紫禁城,孙虎也被轰出去了,最后穷途潦倒,冻饿而死。溥仪从抚顺被释放回京,打听当年这位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的替僧,他想知道替僧到底是什么结局?结果没人告诉他。

溥仪进宫三个月之后,他第一次在宫内度过生日。实际,在一九六四年前,人们为他过的生日都是假生日——正月十三。直到看到溥仪《我的前半生》,这才揭开了溥仪生日的谜底,整个皇族才知道了历史的真相。

进宫后的溥仪,面临众多繁琐复杂的宫中规矩。其中一个尤其显得神秘而奇怪,每天都要跪拜一个神秘的木头杆子——又称祖宗杆子,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里的寓意。那么为什么要跪拜神秘的木头杆子呢?

贾英华陪末代太监孙耀庭去参观故宫,拍下了一部纪录片——《末代太监重游紫禁城》,记录了老太监在宫中所经历过那些往事,独家解密了石头墩子和神秘的木头杆子的宫廷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