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审计报告新鲜出炉:老问题居多
审计署一年一度的审计报告新鲜出炉。审计署6月24日发布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和往年一年,审计报告甫一上网,各大媒体就开始了仔细的审阅,逐步披露各中央单位机关的审计问题。
最受公众关注的“三公”经费方面,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有所下降,但也发现一些部门单位仍在顶风违规。在审计报告中,刘家义审计长对这些顶风违规的部门单位进行了点名。除此之外,审计报告还显示,1595.71万元扶贫资金被个人侵占,涉及28人;2013年,超过15亿棚改资金被骗取,超78亿被挪用。同时,超1.7亿扶贫资金被虚报冒领或挤占挪用……
问题其实还有很多,没有办法一一列举,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简单对比往年的审计报告就会发现,没有新问题,都是些老问题。值得一说的是,今年的审计报告火力还算比较猛,对于违规的机关单位不少都是指名道姓。这么做,有利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就该如此。
当然,审计报告才出炉不久,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审计报告写得一清二楚的,实际透过审计报告还能发现很多潜藏的问题可以深挖。不仅如此,违规问题实在太多,媒体也好,公众也好,能够关注到的还很有限。特别是能够形成公共舆论,给相关违规部门以压力,帮助和监督其妥善处理的注定很少。显然,审计报告越透明、越公开、越细化,也就越利于公众监督,也让相关部门脸红耳赤,会有压力。因此,至少从这个层面上讲,审计报告应该朝着这样的方向继续大步迈进,让公众可以有的放矢。
更根本上我们要思考,各类问题为何年年依旧,甚至有些方面的问题还很严重,并造成恶劣后果?
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审计出的问题,总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缺乏严厉的监督和问责,让相关部门和官员有恃无恐。这么多年来,我们很少见到有官员因为审计报告而被免职,更别说自动辞职,受到法律惩处的。被顺藤摸瓜调查出问题,受到法律制裁的官员几乎是极为有限。甚至有的年份,因为审计署长轮换和其他一些原因,审计报告本身的尖锐程度也下降,对发现的问题措辞模糊,并不指名道姓。这样的结果就是,审计的意义大大折扣,相关部门和官员更加不把年度审计放在眼里。
另一方面,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挪用、冒领、假发票层出不穷。其实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在不少机关部门包括央企,制度不如官衔大,一些官员只手遮天,想怎么支配资金都可以。譬如不久前财新《新世纪》周刊披露的,中远集团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敏杰报销通常会将发票转交给集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签字后还要转给财务总监签字,“但记者了解,徐敏杰为其夫人出国整容、购物等费用都报销,这说明一整套的内部财务机制都失灵了。
此外,公众和舆论对机关部门的监督渠道和力度还远远不够。于是不仅仅出现因为财务管控失灵而导致的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说,不少机关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之初就缺乏民意制衡。预算公开也不够,而在预算执行和财务运行过程中,加之制度不如官衔大,财务违纪的问题自然是层出不穷。同样的,采购、招投标等方面,也出现类似的问题。
审计能够起到事后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必须是有力度的审计,才能发挥正常的功效。对国家机关部门、官员违纪使用财政资金及一切行为的管理,需要的是一整套完善的财务纪律,需要好的预算和事后的监督,也需要对官员权力监督和制衡到位,还需要问责和司法及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