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让孤独的花朵美丽绽放

14.03.2014  13:12
    他五级残疾,却帮助留守孩放飞七彩梦想数百人;他创立的“彩虹家园”——留守孩之家,使学雷锋做好事常态化,被人称为新时期的“活雷锋”;他把帮扶救助当作事业,并誓言将爱心奉献到底……他就是上犹县“彩虹家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负责人万超禄。

让孤独的花朵美丽绽放

 

图为万超禄(中)在空余时间与留守孩一起下跳棋。

    一次帮助, 与留守孩结下不解之缘

    万超禄原来是一名军人。1978年冬天,在一次野外炊事比赛中,他的左手拇指和食指受伤,造成肌肉萎缩。1979年4月,因帮助两名新兵扛器材上车,被新兵垫脚的石块砸了脚,导致右脚盘肌肉萎缩,患上肌肉萎缩症,造成五级残疾,至今已有30多年。退伍后,万超禄在上犹县粮食部门上班,但于1993年下了岗。不幸的是,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种无传染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在上犹县城和平商场上班的万超禄妻子,也于1997年下了岗。但是,困难没有把他们压倒。下岗后,万超禄夫妇在县城摆起了地摊,做起了小生意。

    然而,1998年7月30日的这天晚上,彻底改变了万超禄的人生轨迹。这一晚,让他与留守孩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天晚上,一名来自上犹县寺下乡的赖姓朋友来到万超禄的地摊前,叫万超禄帮忙照顾他不满周岁的小孩。原本就对小孩充满爱心的万超禄,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毅然接下了这份重托,并开始了自己“情洒留守孩、爱心播春晖”的七彩梦想。16年来,万超禄一共照顾了留守孩500余人,并创立了上犹县“彩虹家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一个家园,放飞留守孩七彩梦想

    近日,笔者来到托管中心,走进“彩虹家园”,仿佛置身于军营,洗漱物品整齐划一,宿舍内务井然有序,孩子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或是在彩虹书屋看书,或是在操场上跳绳,孩子的笑脸像花儿一样绽放。

    “自己折衣服,自己叠被子,自己打扫卫生……这些简单的家务活都要学会自己做。你们从小就要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学会生存,学会做事。”走访中,万超禄一边带我们参观孩子们的宿舍,一边和风细雨地教育孩子们。“管理上我们推行‘军事化管理、家庭式照顾’模式。在这里不管你家境贫富,年龄大小,在管理上都一视同仁,吃一样的饭菜,享用一样的住宿条件,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15分准时出发跑步,早操后一起上半小时的晨读课……

    天冷了,给孩子们添加衣物;孩子病了,亲自送去医院,守在床边;每个孩子的生日,或许在外务工的家长会忘记,但万超禄夫妇一定记得。在“彩虹家园”,孩子们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说万超禄夫妇就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伯伯和阿姨还会照顾我们的学习,还会每次给我们开家长会,他们在我们心目中就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我们、呵护我们。”今年读五年级的黎婷婷说。

    到了双休日,自然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爬山、郊游、外出学习……在小朋友的眼里,万超禄的“宝葫芦”里总是藏着无穷的乐趣。万超禄说,“彩虹家园”每年都会组织孩子们外出学习两三次。2013年5月4日,组织孩子们前往瑞金参观学习,让他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6月升学考试前,聘请心理咨询师给即将考试的学生作心理辅导;11月2日,组织孩子们到县消防大队参观学习,增强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体验军营生活……

    本着对孩子负责,让家长放心的原则,万超禄每天都要亲自检查孩子的作业,每一次考试成绩都要登记在册,对留守孩的每一次进步,都给予学习用品或贴小星星、小红花奖励。正是在这种“军事化管理、家庭式照顾”的管理模式下,孩子们虽然没有在家长身边,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得很快乐。

    万超禄用爱心筑起的那道彩虹,温暖了留守孩的心田,为留守孩编织了一个个七彩梦想。在万超禄夫妇的悉心照顾下,这些留守孩有不少品学兼优的。他们当中,有的考上大学,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仍不忘时常和万超禄夫妇联系。曾在“彩虹家园”生活过6年的李平新,如今是吉林财经大学的大三学生。他称呼万超禄夫妇为舅舅、舅妈:“舅舅他们待我像亲人一样,有什么困难我都跟他说,他帮我解决,这里是我第二个家。

    一个承诺,爱心事业进行到底

    “那个带红帽子的就是我们‘彩虹家园’的。第一个回来和最后一个回来,20分钟左右。”中午时分,万超禄夫妇就守在大门口,迎接放学回家吃午饭的孩子们。万超禄说,这是15年来他夫妻俩每天坚持的习惯。

    “这个是责任,人家父母亲把小孩交给我们,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宁愿少休息。”万超禄说。

    决定了的事就得做,要做就得做好。这是万超禄坚持的做事原则。2006年,是万超禄夫妇最为艰难的一年,曾一度想放弃这份事业,但想到孩子们,他毅然坚持下来了。当年8月,万超禄治疗颈椎病,去医院做手术;不到一个月,他妻子上街买菜时,意外摔倒,导致膝盖骨破裂,不能行走。夫妻俩双双住院,让他们产生了放弃“彩虹家园”的念头。住院治疗期间,是18名留守孩的贴心照顾,让他们坚定了这份事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万超禄夫妇的努力下,“彩虹家园”走过了15个春秋,已成为留守孩的一个温馨港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万超禄也先后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优秀使者”等荣誉称号。

    去年8月,万超禄在广州军区医院治疗期间,还前往十多个上犹籍务工族的住处,了解留守孩的学习、生活状况。发现有的孩子一天到晚就待在住房内,把自己紧紧封闭起来;还有的孩子整天在外四处闲逛,学习完全抛脑后……万超禄心想:“我如果放弃‘彩虹家园’,不知会影响多少留守孩的健康成长。我不能放弃,我必须把‘彩虹家园’办好,让孤独的花朵美丽绽放。

    展望未来,万超禄感慨万千,他深情地说:“只要身子骨还能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希望‘彩虹家园’像一座彩虹桥一样能跨越千山万水,为外地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在家的孩子们架起一座亲情与爱心之桥。”(来源:赣南日报 黄传章 张福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