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争创一流“出奇兵”

25.08.2014  16:59

  “习总书记专门讲过一句话,‘立足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这句话太重要了,就是要我们办出自己的民族特色。

  “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千篇一律,都是一个样子的,它一定是有特色的。要办出特色,我认为就是要出奇兵。

  “出奇兵,就像搞企业一样,三流企业是卖产品,二流企业是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我们南京大学就想尽办法出标准!

  8月23日上午,在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领导干部暑期培训班上,国内知名经济学者、南京大学院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紧扣创建一流大学的主题,为现场100多位江财学员作了一场精彩讲座。尽管洪银兴教授自谓更愿意讲经济学话题,但这位南京大学自己培养的优秀学子、后又与母校共同成长并把人生最美好时光反哺给母校的他,在谈到率领这所高校争创一流的成功实践时如数家珍,充满自豪,昔日夙夜在公之艰难困苦尽付笑谈中。

  贯穿于洪银兴教授讲座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大学要称雄全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有特色,出奇兵”。他说,就像江西财经大学在江西一样,南京大学不在北京和上海,当年如果不能像苏南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没有出这个奇兵,她不可能短时期内在全国的地位大幅提升,令同行侧目。

  南京大学所出第一支奇兵,是改革开放之初狠抓科学研究、重奖在国际上发表论文。尽管当时此举在校内有争论,教师有情绪,但就在其他高校尚未想到时,南京大学一锤定音,先行先试,很快就为学校赢得了连续七年SCI论文发表全国第一、连续八年论文被引数全国第一的辉煌战绩。洪银兴教授说,后来虽然有人对SCI有看法,矛头直指南大,骂声不断,但每个学校都跟在南大后面考核SCI论文发表数量。

  “在科学研究上还要注意到,就像搞企业、搞市场一样,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也是我们在科学研究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当全国高校一窝蜂地以SCI论文作为科研考核的重要量化指标时,时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以自身相对较小的教师队伍规模,再与兄弟院校比拼SCI论文发表数量,毫无优势,智者不为。于是,学校适时作出果断决定:不再唯SCI论文是奖,科研考核机制转向奖励在每个学科排名前五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教师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每篇奖励10万元。就这样,南京大学又有连续多年在《Science》《Nature》发表的论文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继续巩固了南京大学紧随北大、清华之后的“全国第三”地位。

  沿着这个“有特色、出奇兵”的思路,南京大学继续深化科研考核机制改革,如改变对南大特聘教授(“长江学者”、“杰青”和国家奖项一等奖获得者)一年一考核的成法,代之以三年一考核的新机制,以此促使他们能够推出高水平、高质量、有长远影响的科研成果。同时,考核教师科研成果不再以科研论文、论著的数量为导向,而是看其能够成为传世之作的代表性学术成果,以此倡导甘愿做冷板凳、吃冷猪头肉的科研劲头,整体提升南大学风。另外,围绕国家急需开展“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南京大学的上述先行先试改革,已成为当前国内诸多高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蓝本。

  这就是洪银兴教授所讲的“科学研究创特色”。他说:“大学要办出影响力,努力创造一些特色、新的增长点还是很重要的。

  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南京大学屡出奇兵,逐步凝练出“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一直执行至今。围绕这一理念,南大后来居上,在联合国设立雇员奖学金,亏本赚吆喝,欲创联合国全部雇员南大培养之奇迹;创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成为江苏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的智库;紧盯世界最前沿创办现代工程学院,面向全球招聘院长;将35岁以下青年教师送到国外留学两年,其国内待遇不变,另每年补贴他20万元生活费;设立专职科研编制,使得不为我有的校外人才能够尽为我用;推行“非升即转”、“非走即降”的做法,为晋升职称为难、科研考核不合格者开辟人性化通道。

  “我们在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上定下目标:在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时候(2012年),我们希望在某些学科方向上进入世界一流;在建校120周年也就是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争取一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洪银兴教授说,大学的天职是人才培养,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要办中国最好的教育!(文/王金海 喻春龙)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