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别的政协调研:为农村污染治理鼓呼
●徐晓丹
这是一次特别的政协调研,也是一场为农村污染治理鼓呼的实际行动。
喜看稻菽千重浪。正值一年丰收季,在前往鄱阳、万年、余干调研的路上,看着马路两旁的“金色海洋”,省政协委员们勾起了儿时记忆,纷纷述说起乡村往事……此次调研的最终目的,也正是为打造人们记忆中那山清水秀的美丽乡村而鼓与呼。
“这既是一次调研,也是一次提案督办,还是我们九三学社界别委员的一次活动。”10月25日至26日,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会主委李华栋率省政协调研组开展了一次“一箭三雕”的调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杨斌,提案办理单位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等省直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这次特别的调研。
面对农民越来越富、农村污染却越来越重的现实,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农村污染防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整治农村生活垃圾、规范水产养殖的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九三学社省委会调研时发现,化肥农药多施滥用、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等问题依然严峻。今年省政协全会上,九三学社省委会提交《关于解决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建议》的提案,围绕解决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许多建议。省政协高度重视,列为重点提案,由李华栋督办。
在鄱阳县乐丰红兴专业合作社、乐丰镇茨山村和余干县江西开门子现代农业产业园,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茎秆的腰,丰收的喜悦写在了人们的脸上。李华栋一行来到田间地头,与合作社、产业园负责人和当地干部、村民亲切交谈,询问农药撒播、化肥施用情况,进一步掌握当前种植业污染治理方式方法。当了解到合作社、产业园使用无人机进行喷雾施药,且对外提供服务时,李华栋高度赞赏,表示使用无人机施药更加均匀,有利于降低农药残留污染,还有效避免了人工手动施药因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农药而导致的中毒现象。他还表示,要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施好,促进农民施肥观念的转变,结合作物、土壤的实际情况,科学施用有机肥、绿肥和化肥,防止施用不合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套设备运行成本低,有推广价值。”在万年县江西齐顺畜牧公司齐埠猪场,李华栋和调研组成员实地察看了其污水处理设施,向技术人员咨询猪场采用的“土壤型高负荷微生物滤床”技术进行养殖废水处理的原理,并纷纷“点赞”,认为这项技术投入资金较少,操作管理简便,效果也很好,运行成本不高,值得推广。“富民、肥地、环保”,走进江西德同源生态技术有限公司,宣传栏上几个醒目的字眼跳入眼帘。公司负责人告诉调研组,公司通过与养殖场合作,实现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废物利用,加工成有机肥,形成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相融合的产业链。李华栋表示,像这样一类既能造富一方经济,又能造福一方水土的企业,政府环保部门应当应给予优惠政策,加以扶持。
在余干县乌泥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的污水,看上去很清澈,也并没有气味。当地干部说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可直接用于灌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投入、日常运转、管理维护情况,是李华栋和调研组聚焦的重点:“平均每吨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是多少?”“费用是谁承担,农民愿意交污水处理费吗?”“全是政府负担的话,能持续运转下去吗?”……以点观面,一连串问题的背后,是调研组的深切忧虑:据统计,目前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在行政村的覆盖率仅为10%,每年有约6亿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对池塘、小溪、农田等形成全面污染之势。
座谈会上,李华栋充分肯定了三地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工作成效。他指出,农村面源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关涉到农村环境、水源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等,面源污染治理不好,老百姓的生活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注重实用,讲求实效,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找出有效、简便处理污水的好办法,走出一条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新路子。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主动建设美好家园。李华栋还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个量大面广的系统性工程,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省政协将九三学社省委会的这件提案列为重点督办提案,就是想以此呼吁全社会更加重视这项工作。今年,江西迎来难得机遇,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西考察时也提出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要求,我们要以此为动力,千方百计让江西的水更清,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