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县”教育丢面子未必不是件好事
甘肃会宁,因盛产高考状元而被誉为“状元县”。然而,就在尊师重教的会宁,去年11月启动的一次招录警察的计划,引得大批基层教师离岗,转而成为公安战线的一分子。王丹就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会宁全县,此次总共招录了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来自教师行业。(8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县何以会成为“状元县”,经验可以总结几十条,但这经验那经验,最终还得归功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按理说,作为“状元县”的教师本身荣光无限,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才对。怎么当警察的招考一到,老师们纷纷急不可耐,大有来不及立马甩下教鞭之感?
论职业性质,警察和公务员吃的都是“皇粮”,端的都是“铁饭碗”,谁跳到谁那里去似乎无差别。论职业地位,人民教师vs人民警察,难分高低。论薪酬待遇,正如会宁县教育局有关领导所分析的那样,“按照最新的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方案,基层教师的工资涨的最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后基层教师的工资一定还会上涨,完全有可能比其他行业都高!”然而,一次警察招录为何引发教师辞职潮,甚至连一些老师放着校长都不愿当偏偏青睐于一线普通基层民警岗位?在没有找到真正原因之前,也只能认同“当下社会,个人的职业选择是多样的,对此也可以包容看待”的观点,相关方面也完全可以用“这些老师如果真心不愿当老师,留下来也不一定干得好”的心态来聊以安慰。
可是,不是一个或者几个老师辞职考警察,而是一群教师,其中还不乏校长、班主任这一类的骨干教师弃教从警,这显然严重伤及堂堂“状元县”的教育“面子”。毕竟,今秋开学在即,此刻一批骨干教师的离去,让“状元县”的教育既难堪又难受。那么难堪难受过后呢?是不是应该思考点啥,比如为何老师会认为“警察地位比教师高”,为何会觉得“教师工作辛苦、平淡”,既为“状元县”,老师的工作环境、薪酬待遇又是否与“状元县”相匹配等等,一句话:为何一次警察招录会引发教师辞职潮?
“面子”被伤不可怕,然最怕的是“里子”出现问题还浑然不觉。道理很简单,“里子”好似人的肌体,任何行业只要“里子”出现问题,发生丢面子的事情也就纯属正常,甚至如家常便饭一般。“状元县”教育的“里子”究竟有无问题?值得深思。
在笔者看来,“状元县”一次教育丢面子未必不是件好事,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为此“标志性事件”带来的可能是痛定思痛,深入反思。毕竟辞职的目前是少数,如何留住绝大多数,这才是关键。